公司新闻
发布日期:
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Warning
Message: date(): It is not safe to rely on the system's timezone settings. You are *required* to use the date.timezone setting or the date_default_timezone_set() function. In case you used any of those methods and you are still getting this warning, you most likely misspelled the timezone identifier. We selected the timezone 'UTC' for now, but please set date.timezone to select your timezone.
Filename: news/info.php
Line Number: 60
来源 | 广电时评
2月19日,在中广联合会电视制片委员会2016年度大会暨第十一届全国电视制片业十佳颁奖大会上,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视剧司司长毛羽发表了长篇演讲。总结回顾了2016年电视剧管理的相关举措和效果,也对2017年的工作划了重点。
展望2017:这四个重点需注意
一月份,在电视剧导演工作委员会年会上,谈到司里把今年确定为内容品质提高年。围绕内容品质提高,电视剧司提炼了8个字:价值、文化、品质、创新。借今天这样一个机会,从不同的角度,对内容品质的提高及产业的发展,再与大家做一个交流。
将电视剧内容品质提高作为立身之本
中国电视剧曾经涌现出一批优秀的作品,成为我们共同的情感记忆。但也不能否认的是,如今当我们的电视剧生产年产量已经达到15000集左右的时候,是否有更多更好的作品值得我们骄傲和自豪?中国电视剧今天碰到的问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
优秀的电视剧,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代表着风范和价值;对于一个电视剧制作企业来说,那是我们的立身之本,是企业发展的龙头,是企业基业长青的关键。而对于观众来说,那些能够温润心灵,启迪心智的电视剧永远是他们的最爱。
拍优质电视剧需要突出重点。今年的重点,就是抓好香港回归20周年、建军90周年尤其是今年秋天召开的十九大电视剧的拍摄和播出工作。目前我们汇总的剧目有近40部,包括《人民的名义》《外滩钟声》《西京故事》《中国兄弟》《青恋》《鸡毛飞上天》《孙光明下乡记》《脊梁》《建军大业》《秋收起义》《深海利剑》《爱人同志》《林海雪原》《维和步兵营》《我的1997》等。这些电视剧,有的已经在后期制作或者拍摄完成,有的还在拍摄过程中或者即将投入拍摄中。
我们将坚持好作品进入好时段好平台原则,强化播出调控职能,确保主流题材的主流地位。一是完善卫视电视剧播出的结构化管理措施,确保在黄金时段播出一定数量的重大革命历史、农村、少数民族、少儿、军事等题材电视剧,形成各种题材结构比例适当的播出格局;二是完善重要宣传期的调控机制,在2017年党的十九大、庆祝建军90周年和香港回归20周年等重要宣传期,我们将按照全国一盘棋的思路,统一部署、统一调度,保证重点剧目在卫视频道黄金时段播出。
电视剧内容品质的提高,离不开企业家、创作者对生活、对人性的把握,离不开悲天悯人的情怀。我们希望看到有更多根植现实生活,映照当下,反映百姓关切,抒发百姓喜怒哀乐,抚慰百姓情感心灵,表现百姓追逐梦想、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电视剧诞生。
电视剧内容品质的提高,也离不开对电视剧规律的再认识。任何重形式轻内容的发展理念只能导致企业在竞争中居于下风。IP再好,转换成电视剧,也要有符合大众需求的核心价值观,要有吸引人的故事,个性鲜明的人物、人物的情感深度的开掘,高潮迭起的矛盾和悬念。
拍优质电视剧,需要一个风清气正的市场环境,需要行业自律。我们很欣赏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前不久签署的《关于坚决抵制收视率作假的自律承诺书》。我们常说,打铁还需自身硬,此次承诺,不仅是向社会表明态度,接受监督,而且还有具体措施。比如,承诺书声明:今后凡协会会员单位参与收视率作假,一经查实立即列入企业信用黑名单,通报全行业。情节严重者则依据协会章程给予开除会籍处分,并报告政府主管部门,取消其电视剧制作和发行资质。
承诺书还声明,为了与收视率作假现象作斗争,中制协全体会员单位有责任积极向法务委员会提供线索和证据,全力配合调查。我们觉得这样的表态特别好,几方面责任一目了然:查实的,协会方面将其列入信用黑名单,通报全行业,严重者可以开出会籍;政府方面,对受到协会查实的严重者,可以通过行政手段取消其资质;同时,他们还要接受法律、法规的惩处。责任清晰,就比泛泛呼吁进步了,这大概也是现代法治社会的一种要求吧!
电视剧司将会在赋予的行政权力范围内依法行政,我们也要求行业协会严格按照协会章程做好分内工作。
深化电视剧行业供给侧改革,提高电视剧供给质量
2016年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所受理申报剧目达到了1646部、64674集;经过电视剧司审核和宏观调控,通过备案公示的剧目共1208部、47802集。尽管有400多部近20000集被调控掉,但是这样的量对目前市场需求来说,的确存在如经济领域供给侧改革的问题。供给侧改革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中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这与我们前面说到的优质内容不足、不能满足观众需求是一样的道理。
优质的重点内容赢得更多的市场关注,赢得更丰厚的利润,的确是影视领域里的一个现象。众多的影视作品里面,观众选择观看的时间、精力和财力都是有限的,他只能选择观看最好的或者说最有影响力的。
今天,电视台通过播出优质内容而开始获得市场竞争中的主动地位,电视剧因为其占据每晚黄金档位置而成为竞争最激烈的内容。各个制作企业都在竞争进入一线电视台播出的机会,一线台的数量是有限的,每年播出的剧目和购买的价格也是有数的。
最终靠什么竞争,还得是优质的内容。所以,我们希望在座的制作企业,不求数量求质量,十年磨一剑,剧本不成熟千万不要仓促上马,哪怕是和谁签了对赌协议,也不能靠牺牲质量毁了企业长久发展的名声。
2016年年底,我国具有电视剧制作资质的制作机构达到1.2万家左右,这在全世界范围来说,也是一个惊人的数量。因为几乎没有准入门槛的限制,目前新的影视公司还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北京局的同志告诉我,去年最多一天申请成立的公司就超过130家。而在电视剧极其发达的美国,在奈飞、亚马逊等新的视频媒体出现之前,几乎每部剧都诞生在好莱坞六大公司。
因此,电视剧生产企业发展到今天,需要做优市场主体。电视剧国有制作机构要通过深化改革,以真正市场主体姿态迎接挑战;各民营制作企业通过竞争,实现兼并、重组、通过上市融资形成集约化专业化公司,改变市场主体小而散的状态。
要实现此目标,必须深化供给侧改革,实现由数量增长到品质提升、促进电视剧市场向理性、成熟方向转变,大的企业做优做强,小的企业做专做实,市场竞争充分,进退有序,这是我们在今后一个阶段时期面临的不可回避的共同课题,也是电视剧生产保持活力的重要因素。
我们仍然要对电视台播放电视剧的主流地位充满信心。尽管互联网视频成为更为方便的观看平台,但电视台以点带面大众化的传播方式,仍然有不可替代的广播优势。数据显示,优质的电视剧网台联动,能够为互联网视频带来更多的点击量。
因此,制作公司和电视台在一部剧的合作方面,亦显得尤为重要。对于电视台来说,可以避免盲目的“买买买”模式,避免“买买买”模式催生的不合理的“天价”产生,从而根据自己的特点、自己的播出定位寻找和自己有共同价值观和理念的合作伙伴。过去,电视剧司曾经给电视台提过“主导、引导、指导”电视剧创作生产的要求,今天,尽管市场风云变幻,我们还是希望电视台在这方面有所建树。
电视台就更应该自信自己的平台优势,实行差异化竞争,保持住自己的精神气质和文化特征,为基本观众群提供优质服务。对于电视剧制作企业来说,与电视台合作意味着避免了盲目投资,避免了一部剧都拍完了还在寻找买家为播出平台发愁的悲剧。
创新让优质电视剧获得生生不息的发展动力
可以说,“互联网+”“金融+”为电视剧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与动力,迅速将电视剧产业推升到了我们甚至还不能理解的新高度。
很多不理解的方面表现为:曾经门庭冷落还在为拍摄资金发愁的企业,突然一夜之间投资多的开始为没有项目发愁了;一篇传统文学青年根本看不上眼的网络小说居然电视剧版权卖到了数千万以上;年轻的明星靠颜值而不是演技能够让多家公司拿着数千万还找不到档期;更荒诞的是收视率作假——这是最有创新精神的作假,大家都玩在其中,自欺欺人,不能自拔,久而久之大家都会玩完。
因此,当我们说创新的时候,我们时刻要对创新所带来的风险始终保持警惕。资本的话语权越来越大,我们越要知道电视剧是要靠内容取胜的,是要靠价值观彰显其存在意义的;资本一旦绑架创作,以商品属性取代电视剧本身具有的社会属性,那么就只能沦落为市场的奴隶,就会迷失方向,就会为观众所唾弃。
互联网和金融,是今天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我们欢迎资本进入电视剧领域,但要警惕的是资本不能违背电视剧艺术与产业的原有规律,要警惕资本把电视剧变成理财工具和金融产品,警惕上市公司与制作企业靠数量对赌、蒙骗股民来牺牲电视剧质量,这样最终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双方都不得利。
我们要的创新应该是市场不断细分的创新,在不断细分中创新出更长更有生命力的产业链;是企业的战略不仅服务于主流大众,还兼顾多样化、个性化服务的创新;是产业生态不断走向互通、互补、共享、共赢的创新;是“互联网+” “金融+”不断为内容服务、为内容插上腾飞翅膀的创新。
互联网视频打通了观众,使原来电影、电视剧、网剧不同的观众群体趋于同一。我们为什么不创新地思考把追剧的观众也可引向电影院的大银幕?电影电视打通,线上线下打通,是不是可以通过创新能够有中国电视剧的剧场版在影院上映?是不是成功的电影也可以开发出更多的精彩剧情在荧屏、视频上演绎。前两天在华星电影院看电影,看到影院最醒目的一张海报居然是网剧《鬼吹灯之精绝古城》。的确,在互联网朋友的眼中,打通可能早已是其发展目标了!围绕电视剧、电影、网剧内容的多层次产业创新开发,将会让我们的观众生活在创意中国,诗意中国,将会让我们的生活充满温情。
未获得电视剧发行许可证,不能在网上播出
近期发现有电视剧拍摄制作完成后,在未取得国产电视剧发行许可证的情况下,就在网络视听节目网站播出。根据《电视剧内容管理规定》(广电总局第63号令)、《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广电总局、信息产业部令第56号)和《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剧、微电影等网络视听节目管理的通知》(广发〔2012〕53号),凡在广播影视行政部门已进行备案公示,但未取得《电影片公映许可证》、《电视剧发行许可证》的电影和电视剧等,不得发行、播出和评奖。
因此,新发的文件将重申相关规定,凡在新闻出版广电行政部门备案公示、立项审批的电影、电视剧,在未进行内容审查并取得电影片公映许可证或者电视剧发行许可证前,不得在任何渠道或平台发行、播出。对存在违规发行的影视剧,要及时纠正违规行为,并视情节轻重,依法依规对相关责任机构采取处罚措施。
《通知》要求各省级行政部门要指导和督查辖区内《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持证机构,加强影视剧上网播前的审验工作。在影视剧正式上线播放前,要对其是否已在新闻出版广电行政部门进行了电影、电视剧剧本(梗概)的备案公示和立项审批、是否已取得《电影片公映许可证》或《电视剧发行许可证》等情况进行查验。对于已备案公示但尚未取得相关许可证的影视剧,一律不得上线播出,也不得将其作为网络剧、网络电影进行审核播出。
回顾2016:电视剧管理的相关举措和效果
2016年,中国电视剧走过了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全国各类电视剧制作机构制作完成并获得发行许可的电视剧共有333部、14867集,相比2015年,电视剧的部数和集数都略有下降,这与提高供给质量推动电视剧领域供给侧改革有关,也是电视剧制作生产质量门槛和观众需求的进一步提高使然。
经过这几年资本过热后,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调整使得投资逐渐趋于冷静,回归理性,很高兴地看到电视剧产业集约化、专业化、规模化程度不断提升,很高兴地看到电视剧投资体量显著放大,创作类型逐步拓宽,品质追求成为制胜关键,电视、网络播出平台合作共赢这一良好的发展局面。
创作上,2016年恰逢纪念建党95周年和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重大纪念活动,总局根据中宣部的指示精神,精心部署了宣传纪念活动期间电视剧创作、拍摄和播出工作。
《海棠依旧》《彭德怀元帅》《三八线》《解密》《绝命后卫师》《淬火成钢》《长征大会师》《彝海结盟》《千里雷声万里闪》《红旗漫卷西风》《骡子和金子》等一批优秀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陆续登陆荧屏,受到社会各界好评,电视剧界较好地完成了宣传期的各项任务。
同时,2016年也是现实主义创作的丰收之年。
一方面,弘扬正气彰显正义的公检法题材电视剧影响力不断增强,《警花与警犬》《谜砂》《小镇大法官》《人民检察官》等作品收视成绩喜人,社会舆论反响积极;
另一方面,《欢乐颂》《好先生》《小别离》《中国式关系》《安居》等一批反映当代都市生活、经济发展变革,观念更新迭代的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引发观众广泛思考与讨论,成为社会热议话题。还有《麻辣变形计》《致青春》《遇见王沥川》《神犬小七2》《微微一笑很倾城》等剧呼应年轻观众诉求、表现年轻人创业与工作,爱情与友谊渐呈新风。
当然,2016年IP转换成电视剧的探索也给业界带来了更深层次的思考,越来越多的影视公司意识到,IP剧能否赢得观众,不在于炒作是否吸引眼球,不在于对赌催生进度,不在于明星颜值是否靓丽,片酬是否天价,关键在于是否按照电视剧规律进行文字到影像的转换,在于价值观是否符合大众主流,故事是否引人入胜,人物演绎是否脚踩大地、出神入化。
2016年,也是电视剧司管理和引导不断加强的一年。我们按照中宣部和总局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着力以下诸方面,不断强化责任意识和导向意识。
五项工作重点加强内容管理和创作引导
一是进一步完善备案公示。备案公示管理是电视剧拍摄制作中非常关键的一环,能够较好地帮助企业规避投资在内容方面的风险,并在创作初期就能确立质量意识,提升思想、文化内涵。
2016年通过备案公示的剧目共1208部、47802集。与2015年相比,部数增加49部,集数增加4130集。通过备案公示审核的剧目中,当代题材共668部、25288集,分别占公示剧目总数的55.3%和52.77%。
2016年5月,总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规范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管理办法的通知》,明确要求在申报备案公示剧目1500-2000字剧情梗概中,对思想内涵作出概括说明,敦促制作单位要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自觉提升作品思想价值和文化内涵。
2016年8月,针对进入电视剧行业的制作机构数量和备案的电视剧数量不断增加,一些新成立的制作机构在导向意识、填报规范等方面还存在不足之处,一些制作机构申报的故事内容存在价值观模糊等问题,总局再次下发通知,要求省级管理部门切实履行电视剧备案管理、审核职责,做好重点电视剧选题和规划工作,同时也要求公司材料的规范性,在申报机构名称审核、内容提要和故事梗概的文字表述等方面要准确、严谨和规范。并对省级主管部门加强对电视剧制作机构的指导培训工作做了要求。
二是完善通报督责机制,加强追责管理。每季度,电视剧司都会向全国各省局通报总局在备案公示、内容审查、播出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剧和不良创作倾向,对相关制作机构、发证省局、播出电视台进行业务指导、提醒批评、督责追责。2016年较为突出的问题主要有:
一些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创作中存在三种不良的倾向:一是反面人物正面塑造;二是正面人物形象不鲜明,甚至一身坏毛病;三是过度表现中国人愚昧自私。
在少数现实题材电视剧中,一些剧挑战观众价值观,表现趣味集中在边缘另类的情感之中。如有部电视剧,母亲含辛茹苦带大五位孩子,而孩子之间永远在争吵打闹,街坊邻里之间也争斗不休,充斥恶行恶言。再比如某部刑警剧中,以大量篇幅集中表现犯罪分子的变态人格、犯罪心理和低俗生活等等。
同时,还有一个比较明显的问题,一些电视剧创作态度不够严肃认真,导致完成剧粗制滥造。
三是加强重点选题规划。2016年8月,电视剧司下发了《关于切实做好2016-2020年百部重点电视剧选题规划的通知》,要求各省电视剧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尤其是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促进电视剧整体品质提升,努力推出“高峰“之作。
电视剧司以百部重点电视剧选题规划为着力点,进一步加大电视剧创作引导力度,对重点选题加强创作指导,引领创作方向。百部重点电视剧选题实行动态式调整与台账式管理,内容主要涵盖展现我党我军波澜壮阔的伟大历程、讴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丰功伟绩,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高尚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弘扬和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民族精神和家国情怀,反映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代精神、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表现当代军人献身国防强军梦想,歌颂民族团结等七个方面主题。
截至目前,已有《海棠依旧》《彭德怀元帅》《东方战场》《毛泽东三兄弟》《天涯浴血》《绝命后卫师》《解密》《三军大会师》《彝海结盟》《欢乐颂》《好先生》《小别离》《最后一张签证》《安居》《于成龙》等多部拍摄完成,在央视、省级卫视频道播出后,获得口碑和收视双丰收;也有多部进入后期制作或后期发行阶段,如《人民的名义》《白鹿原》等。
四是加大对优秀电视剧的引导扶持力度。总局于2013年起,通过财政支持设立电视剧剧本扶持引导专项资金,开展优秀电视剧剧本评选与资助工作。此项工作是实施电视剧精品工程、加强电视剧规划引导、突出电视剧创作社会效益、探索电视剧艺术创新的重要举措。
扶持引导工作开展以来,在电视剧剧本原创、现实题材、公益题材、中青年编剧培养等方面进行重点鼓励。2016年,共有33个剧目经过各省级初选入围优秀电视剧评选,我们按照重点扶持与一般扶持相结合的原则,形成了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扶持格局,既突出重点,致力于“高峰”之作的推出,又兼顾题材多样性和地区平衡,鼓励积极性。
经专家评审,共评出《三军大会师》《天下粮田》《脊梁》《冯子材》《爱人同志》《安居》等重点扶持项目6个,《烈火海洋》等一般扶持项目16个。2017年,总局将加大扶持引导力度,调动广大电视剧编剧的创作积极性,进而提升电视剧品质。也希望各家企业积极参与到剧本评选中来。
五是扩大“好剧选介”宣传范围。总局在电视剧管理电子政务平台中设置专栏,推送“好剧选介”,对播出好剧的卫视频道、制作好剧的电视剧制作机构、主导创作的艺术家进行表扬和激励,扩大影响,力争带动优秀电视剧创作播出。 2016年共推介好剧3期19部,推介词由专家及电视剧司业务人员共同撰写,希望简短的点评能对大家有所启示。
三个举措加大依法行政力度
一是进一步加强电视剧购播工作管理,规范购播行为,维护行业健康发展。针对个别电视台片面单纯以明星论价,客观上造成了拍摄制作成本结构不尽合理、分配比例失衡、影响到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状况,2016年7月,总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剧购播工作管理的通知》,明确要求各级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要切实加强对电视剧购播工作的管理,切实增强社会责任感,不得在电视剧购播工作中指定明星演员、划定明星演员范围、以明星演员为议价标准。尤其要求上星播出的频道更要率先垂范、严格执行。对于电视剧的宣传,要求各级播出机构要突出电视剧的思想内容、艺术风格、制作品质,以及主创团队的共同参与,不得过度炒作明星演员。
二是加强电视剧播出和宣传管理。针对前段时期少数电视剧在宣传发行过程中,为了吸引关注度,制作一些大尺度甚至趣味低俗的宣传物料投放市场,产生社会负面影响的问题, 2016年2月总局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电视剧及相关广告播出管理的通知》,对电视剧宣传行为进行严格规范,要求电视剧宣传活动中有关文字、海报、宣传片及片花等宣传物料不得出现违反《电视剧内容管理规定》中不得载有的内容。已取得电视剧发行许可证的,宣传物料不得载有发行许可证版本之外的内容等。同时,各播出机构不得以“完整版”“未删减版”“未删节版”及“被删片断”等概念进行炒作。
通知还要求,电视剧播出时应在每集电视剧剧名出现的画幅中,用字体清晰、大小合适的简体字在画幅显著位置,横向分两行标明电视剧行政许可的发证机关和发行许可证证号,且标示时间不得少于3秒。这一要求强化了省级主管部门的责任意识。
三是建立国产电视剧审查通过样片上报备案制度。2016年3月1日,总局开始实行国产电视剧审查通过样片上报备案制度。这一制度要求,全国所有省局审查通过的电视剧在发证前,要向总局上报完整、清晰的样片一套。虽然是一项样片存档与管理方面的工作,但是该项制度,对于督促全国省级管理部门认真履行内容审查职责,对于总局强化全国电视剧内容行政许可监督管理都有重要意义,意味着总局管理进一步迈向规范化、科学化。
此外,总局利用一年一度的中美电影节,和相关部门一道策划了中美电影节电视剧高峰论坛。电视剧司首次组团,率国内部分一线电视剧制作公司参加论坛,并拜访HBO、奈飞等企业,就中美合拍电视剧等议题展开深层次讨论。目前,一些合作项目正在谨慎、稳妥的推进中。
(本文根据2月19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视剧司司长毛羽在中广联合会电视制片委员会2016年度大会暨第十一届全国电视制片业十佳颁奖大会上的讲话整理,原文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