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公司新闻

媒体专访|傅斌星:接班“电视剧之王”这三年

发布日期:

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Warning

Message: date(): It is not safe to rely on the system's timezone settings. You are *required* to use the date.timezone setting or the date_default_timezone_set() function. In case you used any of those methods and you are still getting this warning, you most likely misspelled the timezone identifier. We selected the timezone 'UTC' for now, but please set date.timezone to select your timezone.

Filename: news/info.php

Line Number: 60

2025-05-08

浏览量:81

每年2、3月份,都是傅斌星最忙的时候。春节结束后,她马不停蹄地飞往上海、杭州和香港,部署沪杭两地的工作重心,以及参加香港国际影视展,然后再飞回上海参加微短剧大会。


一年下来,傅斌星待在北京的日子并不算多,每天七成的时间都投在了工作上。她已经数不清有多少个连轴转的工作日,会议一个接着一个,等待她批复的文件不停在OA系统上弹出提醒。


从母亲赵依芳手上接过华策影视集团一号位的3年里,刚好是影视产业大变局的3年。过去30余年,华策凭借精品长剧成为国内头部的影视公司。然而当短剧兴起、人工智能的火“烧”到影视行业后,80后的傅斌星发现有些“经验”在当下的环境里已经行不通了。


她摸索着市场规律,带领着华策小心翼翼地往前走,通过近两年的努力,逐步找到了新的支点。“市场一直在变,但我们的方法论其实一直没变,还是得坚持做头部爆款,形成IP闭环,再从爆款衍生业务里做一些新的探索。”傅斌星说。

去年末,华策出品的《我是刑警》再度引发全民关注,作为2024年末才姗姗来迟的“剧王”,《我是刑警》主打写实风格刑侦题材,在爱奇艺站内热度峰值达到了10467,央视八套的收视率超过4%。


“2024年华策在内容上最大的突破,就是拓展了新的赛道。”傅斌星说。在稳住长剧的基本盘之外,华策也在探索更新的东西。


2024年,华策持续加码精品短剧,并尝试将最新的AI技术应用在创作和出海中。作为国内首批开展AIGC研究的影视公司,无论是傅斌星本人,还是华策,都已经将AI深度嵌入到具体流程中。


最近两年,傅斌星在香港国际影视展中都进行了“AI+影视”的行业分享,她认为这是技术带给行业的机遇,而华策要做的就是找准方向、把握住机会。


傅斌星始终相信,影视公司跨越周期的核心竞争力是科技、是人才,更是“永远保持对内容的热爱”。


拥抱AI


拥抱新技术,华策是有传统的。


早在2016年,AR、VR技术兴起,赵依芳就敏锐地感知到,新技术必将给影视行业带来巨大变化。当年,赵依芳带领华策高管20余人,深入硅谷和好莱坞考察了数十天。


文字生成、视频感应、图像捕捉……一系列在当时看来颇有“黑科技”味道的影视技术,极大地冲击着赵依芳。回国后,她便亲自定下了华策数智化的战略布局。


而在傅斌星全面接手华策之后,更是在多个场合提到最重要的决策就是“确立科技创新战略”。


2022年,在她接手之初,原有的“大数据中心”被提升为一级战略部门,更名为“科技数字增长中心”。2023年6月,在傅斌星的支持下,华策宣布成立AIGC研究院,内设系统开发部、创意赋能部、应用推广部、发展合作部,傅斌星亲自挂帅研究院院长。


当年华策为AIGC研究院首期投入了5亿元的专项基金,足见她对AI技术的重视程度。


傅斌星认同“时代的机遇在于科技的巨变”,影视创作作为传统的创意行业,本身就是感性与理性的结合体,而大模型解决的正是影视行业长期以来的“理性缺失”。


“理性评估在内容决策和市场判断上至关重要,能够帮助我们提升创作的精准度,降低试错成本。”傅斌星说。


为此,研究院首个落地的成果便是“有风”大模型,该模型主要的功能就是评估小说。“有风”能对120万字以内的小说做快速初筛评估,过往人力10~14天才能完成的工作,AI一个小时就能完成。


圈外人通常很难理解AI评估的“精准度”以何为根据,在傅斌星看来,剧作规律的本质有不同维度上的量化指标,而情感共鸣则是其中最核心的标准之一,AI评估剧本的锚点也在“情感共鸣”上。


AI还没完全渗入评估项目管线时,华策就建立了一套有明确量化标准的故事评估体系,针对不同的“情感共鸣”点进行了细致的拆分。“有风”就对该套系统进行了深度学习,除此之外,华策还梳理了行业内的“经典故事”供AI参考。首轮测试下来,“有风”和人工进行了同一轮剧本评估,两种评估结果的匹配率高达60%~70%。


这远不是AI能做到的全部,“今年我们还会持续让‘有风’升级,在评估的精准度上,基本可以达到80%~90%。”傅斌星说。


在评估之外,傅斌星更看重AI的工具属性:“很多人会担心AI的加入会削弱创作的情感温度,但从我们实践的结果来看‘人+AI’的协同,是目前创作的最优解。AI能分析剧本的情绪起伏、角色的成长曲线,这与编剧和导演团队形成了有效配合。”


今年1月,服务于华策“华流出海”策略的“国色”大模型也通过了有关部门备案。“国色”专注于对华策的出海剧集进行翻译,配制字幕。2022年,《我们这十年》为了尽早在海外上线,华策的海外出品团队和翻译团队日夜奋战,才得以保障剧集顺利上线。而“国色”的出现,大大提高了翻译速度,“海外内容制作效率提高了30%左右。”傅斌星说。


在她的理解中,AI加入创作流程,提高创作效率是必然的结果,“我作为企业的一号位,要考虑公司年产8到12部剧集、主控4到6部电影,一年开机十几个项目,运营和管理势必需要经历从信息化走向数字化,再到智能化的过程,否则人力是无法照顾到这么全面的。”傅斌星告诉《中国企业家》。


稳住基本盘


在傅斌星的心目中,好内容是不分长短的。“如果文本和制作不行,就算16集我都会嫌长。”她说。


在影视剧市场被短剧快速冲击的2024年,华策也开始在短剧中加码布局,不过傅斌星仍然是有选择的。她看好精品短剧,以至于被问到是否担心利润压缩时,她脱口而出:“没有影响,我们的品控一直比较严苛。”


2024年,华策制作了多部精品短剧。其中,《我的归途有风》是华策爆款长剧《去有风的地方》的衍生短剧,在抖音的播放总量超过了2亿,还带动了拍摄地四川乐山的旅游风潮。《大力村超人》则以贵州村超为原型,两部短剧都借了爆款IP的势能。


“短剧特别好的一点是反馈速度快,从有了创意到最后呈现创意的‘反射弧’比较短,这使得短剧创作人会离观众比较近。”傅斌星说。


但华策的基本盘仍在长剧,她会思考短剧给市场和观众带来的冲击,会让长剧发生哪些变化:“很多观众看过短剧之后,观影习惯和心理节奏都发生了变化。长剧的‘长’从来都不意味着‘注水拖沓’,而短剧的‘短’,也不仅仅等于‘高效爆款’。精品长剧创作需要积极拥抱新技术,提升创作效率,理解算法逻辑,才能走得更远更稳。”


她也会思考长剧和短剧之间互补的空间在哪里,今年3月份的微短剧大会上,傅斌星提到了短剧的优势是短小精悍,能快速破圈,但也面临着“速朽”的挑战。而长剧则更加注重内容的深度和质量,填补了观众更深层的精神需求。


会上她特意提到了《我是刑警》,这是华策在去年播放量最高、讨论度最高的剧集。它对华策还有一个重要意义,过去靠着《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何以笙箫默》等热门言情剧确立了“江湖地位”的华策,在另一条赛道上同样跑到了前列。


“像《我是刑警》这样的爆款作品,能让我们向观众、向B端市场,证明我们产品团队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是完全有能力去驾驭多元题材类型的。我们的总原则是在原有赛道上进行升级,对于新赛道谨慎探索。”傅斌星说。


事实上,近几年来华策在现实题材和主旋律影视作品的探索中,已经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外交风云》《觉醒年代》《我们这十年》,以及电影《万里归途》背后都有华策的影子。


“我比较满意的是,我们能把相对主旋律赛道的作品做到价值与市场性的兼容。”傅斌星说。


今年华策的创作重心依旧是主旋律,重大历史题材电视剧《太平年》、抗战胜利80周年献礼剧《我们的河山》、首部狱侦题材扫黑剧《势在必行》等,都将在2025年上线。


傅斌星说华策对主旋律题材的青睐,源自于母亲赵依芳的家国情怀,“她在公司常提到的一句话是‘一群人、一辈子、一条心、一件事’,这件事就是华策的企业使命——向全球传播中华优秀文化。”


“小时候,母亲很忙,没什么时间管我。18岁我一个人奔赴英国留学,2007年回国加入华策后,我先从最基层的业务做起,扛着大包小包的物料坐长途飞机去做发行。一线业务做久了,成长自然也很快。2015年我开始参与公司决策,2022年担任集团公司总裁。”提起自己的成长经历,傅斌星还是忘不掉做一线业务的那段日子,她觉得自己的管理经验,是在从无到有的业务中积累起来的。


而谈及未来的目标,傅斌星笃定地说:“我们的终极目标就是做全球爆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