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剧目新闻

人民日报海外版重磅文章点赞《我们的河山》:以河山,守山河

发布日期:

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Warning

Message: date(): It is not safe to rely on the system's timezone settings. You are *required* to use the date.timezone setting or the date_default_timezone_set() function. In case you used any of those methods and you are still getting this warning, you most likely misspelled the timezone identifier. We selected the timezone 'UTC' for now, but please set date.timezone to select your timezone.

Filename: news/info.php

Line Number: 60

2025-08-23

浏览量:250

8月22日,《人民日报》海外版以近整版篇辐刊发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范宗钗评论文章——《以河山,守山河》,称赞《我们的河山》从抗战题材电视剧中脱颖而出,成为一部兼具地域特色与历史深度的革命史诗剧作。观众在沂蒙山区的烽火故事里,既看见一方百姓的抗争之艰,也可以望见整个民族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场的壮阔轮廓,“局部”与“宏大”互为映照,完成了一次对历史的立体回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国人对“河山”有着骨子里的眷恋与归属感。面对山河破碎,侵略者的蹂躏,总能勃发出强烈的民族抗争力量。今年正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一批抗战题材精品力作在这个夏天格外燃情。近日正在热播的电视剧《我们的河山》成为其中别具一格的作品。这部剧以1937年山东沦陷为历史背景,讲述青年党员庄埼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家乡沂蒙山区,动员群众、发动群众、发展基层武装,经历重重考验,开辟、建设、壮大抗日根据地,最终粉碎日军扫荡计划,迎来抗战胜利的故事。


视角独特、立意深刻,于细微处见精神


《我们的河山》以“全民抗战”为视角,以沂蒙山区“崮城”为小切口,从敌后战场的微观视角出发,将敌我军事博弈、民族内部不同势力的立场冲突、军民从陌生到水乳交融的情感递进,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宏观演变等多条线索紧密编织,通过具体故事深刻阐释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以及人民群众作为抗战根基的力量,回答了“共产党为什么能赢”的时代之问。


剧名“我们的河山”蕴含双重深意:字面指寸土不让的“江山”,深层寓意则是人民。从“兵民是胜利之本”的军事思想,到“为了谁、依靠谁”的执政内核,全剧通过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抗战中的具体实践,如保护群众利益、动员全民参战、坚持团结抗战以及舍生忘死、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等,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成为“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这一理念的经典演绎。


润物细无声,政策在剧情里自然扎根


朱熹说:“文从道中流出。”《我们的河山》很好地处理了“讲道理”和“讲故事”的关系。


全剧的一大亮点是将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自然融入剧情。农村调查、《论持久战》的传播、《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的推行、“武装民众”“减租减息”等重要政策,均通过主人公的经历和具体事件实现故事化呈现,既展现了编剧的精巧构思,也让观众在剧情推进中理解历史逻辑。


剧中庄埼风、刘祖光、周密三人围绕《论持久战》彻夜长谈,直至红日初升的段落,以诗意的画面将理论思想转化为人物的精神共鸣;“减租减息”运动中,庄埼风与村民对话,用算账、讲故事的方式宣讲政策,与国民党“空降”县长强征粮款、脱离群众的做法形成鲜明对比;游击战术的运用则通过具体战斗场景,诠释了我党“持久战”战略在基层的实践逻辑。


剧中的“军民鱼水情”更是刻画得感人至深。剧中庄埼风受伤后,老乡小山一家冒着被日军搜捕的风险,轮流送饭、换药,甚至为掩护庄埼风而牺牲了亲人,细腻的情节既展现了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也呼应了“军队打胜仗,人民是靠山”的深刻内涵,让全剧在思想深度之外,更添情感温度。


鲜活立体的角色塑造,史诗叙事中的人性光辉


《我们的河山》充分展现了全民抗战的复杂性,这场战争不仅是中日之战,也是各种势力、思潮的交融大战。剧中刻画了全民抗战中形形色色的各种人物,故事情节充分演绎了角色的转变过程,深刻展现了我党统战工作成风化人的智慧,共同绘就一部可歌可泣的抗日英雄传。


主要演员的表现力可圈可点,尤其是王雷扮演的庄埼风,以一个文弱、幽默的瘸腿书生形象出现,经过后续的历练,他既有革命者的果敢以及对信仰的坚定、对党的忠诚、对民族的热爱、对人民的无私,也有对日军扫荡恐惧犹豫、对爱情腼腆无比的一面,人物形象鲜明饱满。


除主角外,该剧还刻画了刘竹梅、王彧、张治平等一批有血有肉有个性的普通人形象,展现了抗战中年轻人的担当。尤其是以张治平为代表的伪军团长和士兵们,入情入理,鲜活生动,让观众感受到那个时代人物的真实情感和精神风貌。


剧中几对恋人的爱情故事表现得温婉温暖,充满革命浪漫主义情怀。刘威、黄品源、于洋等一众老演员在剧中的表现也非常突出,树立起抗战中的人民英雄群像,为剧集增添了厚重感和可信度。


严肃的历史观,电影级质感里的历史敬畏


《我们的河山》片头航拍沂蒙大山,画面极具表现力,展现出大片的气魄。全剧镜头表现极具质感,场景、造型、道具、音效等都达到电影级品质。关键长镜头运用娴熟,给予观众强烈的历史现场感和战争沉浸感,让观众仿佛置身于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如攻打吕家寨近3分钟的长镜头,表现战场硝烟弥漫、激烈交战的场景,战后的尸横遍野、残墙断壁景象真实而震撼,显示出创作团队的匠心和镜头语言、场景调度的高水准。


全剧在道具、场景、台词上追求真实,历史还原度高。八路军军装、沂蒙乡村、农家、地主大院、日军装备造型等细节方面都彰显出匠心,从细微之处展现出那个时代的风貌。


《我们的河山》面对战争的残酷、肆虐,不掩饰、不虚化,有相当的段落表现了日军的残暴、抗战的惨烈和军民的牺牲。在战争场面呈现上,摒弃“枪林弹雨”的视觉大场景,转而采用袭扰进退等游击战术细节。如地道内极端艰苦的场景既符合历史真实,又传递了“人民战争”的智慧,让观众深刻感受到抗战的艰难和胜利的来之不易。


尤其让人欣慰的是,全剧虽聚焦沂蒙山区的局部战场,却始终以时间线为轴,对应太平洋战争爆发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淞沪会战、百团大战、日军投降等全民族抗战的关键节点,使局部故事与宏大历史背景紧密相连,既保证了叙事的紧凑性和历史逻辑,又凸显了“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重要组成部分”的历史定位。


《我们的河山》从抗战题材电视剧中脱颖而出,成为一部兼具地域特色与历史深度的革命史诗剧作。观众在沂蒙山区的烽火故事里,既看见一方百姓的抗争之艰,也可以望见整个民族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场的壮阔轮廓,“局部”与“宏大”互为映照,完成了一次对历史的立体回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