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公司新闻

启动二轮股权激励计划,华策这步棋释放什么信号?

发布日期:

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Warning

Message: date(): It is not safe to rely on the system's timezone settings. You are *required* to use the date.timezone setting or the date_default_timezone_set() function. In case you used any of those methods and you are still getting this warning, you most likely misspelled the timezone identifier. We selected the timezone 'UTC' for now, but please set date.timezone to select your timezone.

Filename: news/info.php

Line Number: 60

2017-06-02

浏览量:9329

来源 | 数娱梦工厂


“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电影《天下无贼》中的这句经典台词,如今已然成为文化市场当下的真实写照。


作为典型的轻资产行业,电视剧领域尤其如此:高素质人才在给公司创造利润的同时,也构成了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因此,对于领跑者华策而言,如何在体量和发展速度之间取得微妙的平衡,其基础都离不开“人才”二字。


2017年6月1日,华策影视(300133.SZ)召开股东大会,通过了5月16日晚间发布的第二期股权激励计划草案。公告显示,此次激励计划授予的激励对象总人数为338人,包括在职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和核心技术(业务)骨干;计划发放4000万股,约占华策股本总额174,662.55万股的2.29%。


华策曾于2011年推出过第一期股权激励计划,对公司前期的高速发展起到过重要作用,但该计划并未覆盖2014年完成收购的克顿传媒。目前,华策克顿旗下拥有包括上海剧酷文化传播、上海辛迪加影视等8家子公司在内的16个制作团队。据悉,刚刚完成3年对赌合约的华策克顿是此次华策影视股权激励覆盖的众多子公司中的一个。


此次股权激励的执行,标志着华策在集团层面正式推出长期激励体系。华策通过公告对外释放了一个很明确的信息——要通过包含股权激励计划在内的多种方式建立长效、稳定的长期激励体系,在“二次创业”的发展黄金期建立起共享、共创、共担的创业机制,将员工利益与股东利益深度结合,激励员工为企业和股东创造更好的业绩和更大的价值。


对于华策方面的这项举措,二级市场方面同样给予了积极信号。草案公告披露后开盘第一天(5月17日)收盘,华策影视股价上涨7.65%,截至股东大会当日(6月1日)收盘,股价累计上涨10.20%,而同期,申万传媒行业指数下降4.20%。


2.290%,3年期权,华策要讲什么故事? 


这不由得让人好奇,选择在此时释放股权激励计划的华策影视,到底想向资本市场讲述一个怎样的故事呢?


不妨让我们回到公告的文本细节中寻找一些痕迹。根据5月16日晚间华策影视的公告显示,此次激励计划拟向激励对象授予权益总计4,000万份,约占本激励计划公告时公司股本总额174,662.55万股的2.290%。


首次发放的股权中,股票期权1,144.53万份,授予中层管理人员和核心技术(业务)骨干181人,等待期1年,分3期行权;限制性股票2,855.47万股,授予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业务)骨干共计224人,限制性股票的限售期为授予登记完成之日起12个月,首次授予的限制性股票分3期解除限售,预留股票分2期解除限售。


和之前发生的故事一样,此次股权激励同样与公司业绩相挂钩,不论是期权行权还是限制性股票的解禁,均建立在华策业绩达到预期的基础之上。公告显示,行权目标为2017年净利润不低于6.5亿元,或营业收入不低于52亿元;2018年净利润不低于7.8亿元,或营业收入不低于65亿元;2019年净利润不低于10亿元,或营业收入不低于75亿元。


华策影视2016年年报显示,华策2016年营收为44.45亿,净利润为4.78亿,这意味着华策2017年营收增长需达到17%,或者净利润增幅为36%;按2019年指标,相比2016年,更是需要营收增长69%(3年期年均符合增长19%)或净利润增长109%(3年期年均复合增长27.9%)。观察华策过往的业绩增长不难发现,此次股权激励行权条件定的比较合理,但在头部内容竞争越发激烈的今天,也颇具挑战性。


在华策方面看来,这样的挂钩与华策提出的在“二次创业”阶段打造的共享、共创、共担的创业机制目标一致,将员工利益与股东利益深度结合,能更好地激励员工为企业和股东创造更好的业绩和更大的价值。


影视公司推股权激励透露何种布局信号? 


那么,除了凝聚团队,华策此番布局,还透露出了哪些有趣的信号呢?


多家券商传媒板块分析师认为,目前这个时点推出股权激励,可以看出公司前期组织变革、人才引入团队组建、战略重建等工作已经完成,华策的管理团队目前对公司业绩和行业地位未来3年可以保持稳定持续增长保持了坚定的信心。另外,根据一般上市公司进行股权激励的做法,可以推测公司管理层认为目前公司股价处于较低的位置,股价有足够的业绩支撑,股价到了拐点。


此次华策的新一轮股权激励揭开面纱后,市场不乏积极的解读。比如,申万宏源的分析报告就认为,“当前行权条件是在公司尚处于业务全面升级,成本投入较大的保守预期所做出的预判。未来在行业持续增长以及公司内容领域龙头地位不断巩固的前提下,公司实际业绩有望更加出色”。


巧合的是,就在端午节前的5月27日,证监会刚刚出台了《上市公司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证监会公告〔2017〕9号)。新规对于上市公司大股东,上市公司特定股东和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减持行为做出了进一步规范,出发点旨在保护二级市场的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对于市场而言,新规在带来短期利空的同时,也释放出了两大积极信号。“一来利好价值龙头。减持周期被拉长有助于解决市场乱象,一二级市场投机套利空间减少,更加利于A股市场走向价值投资和长期投资理念,市场将更关注业绩”,某知名券商传媒板块分析师认为,“这有利于华策这样的主营业务业绩增长预期稳定的公司。”加之,此次华策推出的股权激励政策明确了行权的业绩指标,也充分说明了公司对于业绩增长的信心。上述分析师认为,由于此次股权激励所释放的比例并不算高,触及监管的因素很少,最大的变化是短期减持压力变小。


龙头公司推股权激励,其意不仅仅在人才


从宏面经济层面看,文化产业将被打造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影视娱乐行业处在消费升级的风口,这是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期。从行业层面看,目前,影视行业正在回归理性,随着视频播放平台的迅速崛起,内容产业进入即将爆发的关键窗口期。从这两个维度观察,结合华策集团此前多次强调的“二次创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此时推出股权激励,无疑是其在发展风口实现人才聚合,提升战略执行力的一步关键落子。


事实上,文化行业的特殊性恰恰在于,人才的集聚是诞生现象级作品的前提。作为典型的轻资产公司,华策作为行业龙头,如何通过利益平衡留住旗下这批内容精英,将公司利益与他们的个人利益绑定,正是“跨越式发展”阶段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行业“飞升”过程中龙头公司的一种引领性尝试。而被外界视作有强烈项目制特点的影视娱乐公司推出股权激励机制,说明公司具备了内容平台化的能力以及具备了平台赋能型公司的雏形。


“根据美国影像工业化体系转型历程来看,建立一个平台化的高效创新型组织生态至关重要”。在对标美国电视生产工业化体系的华策看来,这同样是响应“二次创业”战略,实现人才规模协作、集团平台化的必备措施。华策内部在低调建设一套不断获得市场成果检验评估、研发体系,基于大数据的工业化平台体系。未来,这一以内容为核心,搭建IP内容资源、编剧导演资源、技术资源、多内容发行体系等建设的赋能型平台,对公司的跨越式发展乃至行业的推动影响,不容忽视。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公司SIP战略成效初显,《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射雕英雄传》等头部内容、精品内容不断涌现,华策所要做的应该是在巩固既有产能的基础上,围绕自己擅长的内容层面,做产业链打通和多元化变现的模式探索和业绩确定。而股权激励,既是其建立人才壁垒的防线,也是激发和释放人才红利的催化剂。而此次股权激励政策的推出,适逢减持新政,公司层面的主动选择无意中呼应了监管层面的政策加持,在外界看来形成了一种加固华策人才墙的合力,“减持新规下,董监高的减持行为更加透明化,减持周期拉长,政策因素推动核心团队利益与公司及股东利益更为一致,促进核心团队更趋稳定。”上述分析师补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