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公司新闻

华语内容国际传播论坛 | 圆桌论坛:以科技为翼,构建视听国际传播新格局

发布日期:

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Warning

Message: date(): It is not safe to rely on the system's timezone settings. You are *required* to use the date.timezone setting or the date_default_timezone_set() function. In case you used any of those methods and you are still getting this warning, you most likely misspelled the timezone identifier. We selected the timezone 'UTC' for now, but please set date.timezone to select your timezone.

Filename: news/info.php

Line Number: 60

2024-03-21

浏览量:1268

3月12日上午,第二届华语内容国际传播论坛在香港国际影视展期间举行。论坛设置圆桌论坛环节,由凤凰卫视杨舒主持,电视剧《三体》视觉导演陆贝珂、上海仓城影视文化产业园区总经理陈旭春、雅文信息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政、ShortTV首席执行官刘金龙、韩国文化产业振兴院北京首席代表尹镐辰等嘉宾,围绕“以科技为翼,构建视听国际传播新格局”议题,深入探讨视听新技术、新应用如何赋能视听产业和国际传播发展。


主持人:今天我们论坛的议题是“以科技为翼,构建视听国际传播新格局”。现在的数字化、智能化的时代,生成式AI,尤其是Sora的横空出世给科技界和影视界带来极大的震撼,这种革命性的技术对我们到底是机遇还是挑战,以及未来该如何拥抱呢?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又如何推动华语视听内容更好地走向国际,就成了大家非常关心的话题。


今天第一个议题要探讨的是新技术、新视听如何拥抱数智新时代,首先想请教陈旭春先生,对于新技术,尤其是AIGC、Sora等等在影视制作领域的应用有什么看法?


上海仓城影视文化产业园区总经理陈旭春:首先,我们必须要张开怀抱欢迎科技的迭代对整个影视产业的赋能。纵观整个行业的发展历史,包括之前的胶片时代,到录像的记录时代,到数字化的记录时代,以及播放端的大银幕到电视机、PC端,到移动端的视觉内容的产生,每次都跟科技的迭代息息相关。现在的AI、文生视频等技术的产生,降低了整个影视行业的成本和门槛,未来会有更多从事这个产业的主体、个人和场外的资金关注,对我们这个行业来说是非常有积极意义的。


仓城园区发展至今已经经历了16年的历史,经历了影视行业的各个阶段。从电视剧行业来说,之前的卫视一统天下,到爱优腾的崛起,再到现在的自主创新时代和自媒体时代,我们跟大家都共同经历了很多。我个人感觉,依托AI科技的手段,门槛的下降、更多的新鲜血液注入,对我们这个行业来说是非常有积极意义的。


主持人:在我身边的是电视剧《三体》的视觉导演陆贝珂先生,能不能结合您的经历跟我们谈一谈新科技、新技术怎么把这些宏大的场景落地,怎么创造出如此令人惊叹的画面?


电视剧《三体》视觉导演陆贝珂:我在数字视效和计算机图形图像方面是一个老兵。对我们来说,目前震撼观众的生成式模型,其实不是突然出现的,而是有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像Sora属于扩散模型,而AI的扩散模型是视频AI研发的一部分,应该说是图形图像学解决方案中的一种方向,在以后会有更多的不同方向的AI模型类型应用在不同的影视制作工作中。目前,影视业内人士需要关注的,是每种AI模型的特点,比如针对具体的某种影视任务,它在具体工作中擅长做什么,短板在哪儿。


比如《三体》里有一场很著名的戏,是一艘船被切成很多片,撞到岸上后像扑克牌一样摊开。在生成式AI的时代,我们已经很清楚地知道,这样一场戏在制作的时候,纯粹的物理解算——船切成多少片,切了之后依据金属的应力变形怎么扭曲的过程。这并不是现在的扩散模型擅长的。它需要微积分,需要很多数学上的算法,它是一个非常精确的,是需要测量来得出的算法,它并不是扩散语言模型和大语言模型擅长的东西。


扩散模型有点像一个人做梦,没有那么细节精确。Sora也是扩散模型,由于OpenAI对于语言的理解更透彻,所以在生成画面的时候,它会让你这个梦做得更真,但它最终还是一个梦,所以它在图形图像学和影视的制作各个环节中的重要性是不完全一样的。这就是目前我们自己在一线的工作中需要学习和增进对它的了解的部分。


主持人:我感觉就是取长补短,Sora确实很厉害,通过语言、文字马上就可以生成60秒的视频,但是它还有很多局限,比如说逻辑性、因果关系方面,它不能呈现哪个先哪个后,比如说你呈现一个人在吃饼干,你发现他在吃饼干,但是吃了30分钟,发现饼干是没有减少的。


电视剧《三体》视觉导演陆贝珂:对,我们的工作在接下来《三体2》的开发过程中,就要分析好什么样的画面更适合被AI加码,什么应该用传统的测量的方法。


主持人:现在Sora横空出世之后,很多视觉设计师都在想,我们的未来怎么办,它的生成效率那么高,又很逼真。从业界的角度来看,你觉得未来的科幻大片有多少可能是AI生成的,有多少还是必须传统的路线去实践?


电视剧《三体》视觉导演陆贝珂:您这个问题非常大,我只是找几个切片。如果一个设计师掌握的东西规律性特别强,AI是比较容易替代它的。还有,至少目前的扩散模型不一定理解了“深度”。我们人的眼睛看到的是3D物体的二维投影,扩散模型的视频生成的过程也是一个二维投影的过程,但是它不一定理解了纵深方向的信息。人理解这个东西是要靠数学的,不是靠感受来理解的,是要靠理智来理解的。


还有一点就是时间。扩散模型的原理不是特别利于人工智能去理解时间,所以大家看一下现在的Sora、Pika、Runway的生成,它在精确的时间把握上是离真实世界很远的。它可以很容易模拟出一个慢动作,或者是一个砖头,但如果一件事情在2D的基础上加入了深度,在深度的基础上加入了时间,它的数据就非常大。所以奥特曼一直说他要投资7万亿美元在算力上,他们非常清楚制作这样的东西背后需要超级大的算力。


主持人:这个技术科普非常有意思。我理解AI再聪明,它没有意识。但是电影创作、艺术,它背后是人的意志的呈现,AI还没有聪明到可以完全把你的意识精准地呈现,它只是做一些简单的重复。


所以简单来说,大家不用特别担心,AI可以成为人的很好的助手,它有它自己的优点和强项,但是也有局限,而最后核心来执行的还是人。


电视剧《三体》视觉导演陆贝珂:对,在短期内并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对我们现在来说,在使用它的时候,就是要在更早的时候去分析好它,分析好什么东西是AI更擅长的。


主持人:科技科普时间暂告一段落,我们再回到华语内容的出海和传播。我们邀请到的是雅文传播和ShortTV的负责人,这两位都是做华语出海的运营商,在华语出海方面有很多的经验,先请雅文传播的王政总经理跟我们分享一下。


雅文信息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政:雅文传播在国际传播运营领域已经耕耘了10年时间,我经历这10年做国际传播,感觉变化非常大。雅文传播聚焦“新质生产力”的特性以及国际上领先的数智技术产品发展现状,针对华语影视出海内容,综合国际社媒洞察和运营的行业实践,研发了三大数智支撑平台,帮助华语影视内容方搭建从0到1以及1到100一站式出海的闭环。数智支撑平台综合实现了华语影视内容的国际洞察、影视内容国际传播的一站式聚合和分发、全球华语数字影视内容的统计分析,帮助影视出海机构的决策由经验型决策,向数据驱动型决策转型升级,提高了管理者信息处理能力和决策质量。基于雅文传播的行业实践,三大数智产品创新了华语影视出海的新模式、新亮点、新场景。


主持人:相信数据分析不仅在传播,在营销和市场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应用,就是做到精准的推广。


雅文信息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政:国际化就是本地化,不同的地方用不同的传播手段,由数据来驱动传播,这样的传播会更加有效,传播力和影响力会更大。


主持人:接下来有请ShortTV的刘金龙先生为大家做一个分享。


ShortTV首席执行官刘金龙:刚才几位老师都是出海的老兵。ShortTV是去年6月份才搭建团队,去年9月份才上线的竖屏短剧全球流媒体平台,目前在全球已有超过1000万用户,在泰国、印尼、日本、韩国、美国都有非常不错的苹果商店和谷歌商店的排行成绩。


我们在研究开发竖屏短剧流媒体平台的概念之前,基于一个判断,生成式AI能够加速国产短剧内容出海翻译的技术现状。利用AIGC技术,公司能够在一天之内完成总时长100多分钟的微短剧多语种翻译。这是第一个方面。


第二,短剧是一个周期更短、更商业化的产品,跟电影和长剧的开发周期不是很一样,我们更希望能够提高短剧内容市场的成功率。我们发现通过AIGC,我们可以基于自研系统完成对剧本的评估,迅速做出开发决策。


第三,中国传统文化有非常好的故事,像中国的仙侠故事、中国的历史或者武侠故事等等。但在过往的影视开发过程中,大的玄幻或者仙侠题材内容开发其实需要非常长的周期,开发成本是非常大的。现在通过新的AIGC技术,可以把更多的故事以及更宏大的场景做一个很好的展现,让海外的受众能够更直接了解中国的文化。


第四,AIGC可以让每个有艺术梦想的人都成为导演、摄影,一个人就是一个团队,未来会有更多的个人或者工作室性质的精品创作者,利用新技术呈现更多更优秀的作品。


主持人:您刚才说到一点很有意思,新技术确实使制作周期、制作成本大大下降,而且一个人可以成为一个团队。您觉得未来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是创意还是什么?


ShortTV首席执行官刘金龙:我觉得是创意或者是对故事的理解能力。其实不管是从几千年前的戏剧,再到诗词歌赋、小说、电影、动漫等等,其实我们一直是在讲故事,包括短剧也是。只是时代在不断地变化,舞台在不断地变化,讲故事的形式在不断地变化,但核心还是讲故事的人,每个人的思想是不一样的,创意是不一样的,这是最宝贵的。


主持人:今天我们也非常荣幸请到了韩国文化产业振兴院北京首席代表尹镐辰先生。韩剧、韩综可以说是韩国软实力的代表。请您向大家介绍韩国同行在影视制作和传播上应用新科技的实践。


尹镐辰:影视内容和制作技术如硬币的两面,关系密不可分。自2000年起,韩国就开始关注文化和技术的相互作用,把文化技术开发定为国家课题进行重点投资。具体来说,影视内容在制作时需要特殊的设备和大型室内拍摄空间。2017年,以韩国文化产业振兴院为主导,建设了拥有5个中大型拍摄空间和多用途水上拍摄的基地,大家耳熟能详的《阳光先生》《鱿鱼游戏》《甜蜜家园》等等几部大型作品就是在这里完成拍摄制作。


目前人们对视频内容的观看方式和消费方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通过手机小屏幕观看短视频的人群集中,同时又有很多家庭通过100寸以上的大屏幕观看视频。也就是说,我们的制作内容需要让观众获得更多的沉浸式体验。视频内容、大环境和人们观看习惯的改变,使得技术的重要性变得更大。比如具备4D效果和270度大屏幕的电影院应运而生,新技术为我们带来了全新的视觉盛宴。


近几年韩国影视作品大多改编自热门漫画,漫画原型决定了作品中需要大量的非现实场面和特殊技术效果。据我所知,近期中国也在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创作影视内容。因此,我院正在筹划组织短期研修,为今年下半年邀请中国的影视专家访韩交流,我相信中韩两国的内容创作和技术专家加强合作,必将共同制作出享誉全球的成功佳作。


主持人:最后一点时间,我们简单畅想一下未来的内容和科技如何双驱动,大家对未来的发展有什么见解,或者你们的期待和展望。


电视剧《三体》视觉导演陆贝珂:更精确、更全面拥抱数字化。

    

上海仓城影视文化产业园区总经理陈旭春:全民的主创时代即将到来。


雅文信息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政:Go social、Go global、Go glocal、Go beyond。 

       

ShortTV首席执行官刘金龙:人不能成为技术的奴隶,但是技术可以成为人最好的助手,我们一起去迎接新的数智时代。

    

主持人:再次热烈掌声送给我们的圆桌嘉宾,相信各位从他们的分享中获益良多,得到了很多的启发,也非常期待在未来整个华语内容行业的发展当中,在大家的深入交流与合作下,华语内容的出海之路走得更宽广和坦荡,再次谢谢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