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公司新闻

赵依芳、胡歌、毛卫宁……这场论坛“言值”满满

发布日期:

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Warning

Message: date(): It is not safe to rely on the system's timezone settings. You are *required* to use the date.timezone setting or the date_default_timezone_set() function. In case you used any of those methods and you are still getting this warning, you most likely misspelled the timezone identifier. We selected the timezone 'UTC' for now, but please set date.timezone to select your timezone.

Filename: news/info.php

Line Number: 60

2024-05-27

浏览量:989

5月24日,2024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在深圳举行。在繁荣文艺创作分论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荧屏史诗”电视剧单元,来自影视行业的平台代表、创作者、学者等结合电视剧创作亮点,把脉市场脉动,现场金句不断。


“读一本书,追一部剧,去一个好地方。”从年初《繁花》的火热绽放到近期持续出圈的《我的阿勒泰》,观众的打卡热情让人们切实感受到影视和文旅的双向奔赴。爆款影视剧不仅让更多荧屏好故事走进人民心里,也成为拉动经济的密码。


5月24日,2024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八场分论坛在深圳同期举行。在繁荣文艺创作分论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荧屏史诗”电视剧单元,现场金句不断,不时响起热烈掌声。


电视剧单元以“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荧屏史诗”为主题,国家广电总局电视剧司司长高长力发表主旨演讲并主持圆桌座谈环节。


一起来看看这些行业大咖为繁荣电视剧创作碰撞出哪些新观点和巧想法?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副主任梁红

总台选剧有“两选”“两不选”


总台选剧具体到作品来说就是一句话——有意义、有意思。此外,还要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三性统一,艺术水准和群众满意度有所提高。


总台选剧还有“两不选”:不选贴标签喊口号的“主旋律”,不选过度商业化、过度娱乐性的(作品)。这看起来是两类作品,但实际上是源于一个问题:没有深入生活、扎根生活,甚至是编造的,对现实生活、传统文化不够了解。作品如果要好看还是要回到源头和根本,同时掌握对现实的社会生活的观察和理解,(这样)才能出来好剧。

《问苍茫》、《欢迎来到麦村》编剧梁振华
有生命力的作品是跟自己较劲磨出来的

文艺创作的奥秘都在“写什么”“怎么写”这两个问题中。关于“写什么”我总结了四个“有”——有触动、有冲动、有意思、有挑战。怎么写?一是,贴着人和时代写;二是,要通过长期的技术磨练,来寻找和建构个人独特的创作方法论;三是,创作者必须和自己死磕,挑战表达极限;最后在于写本身,继续写、不停歇地写,所有的收获、所有的出发和抵达都在写作当中。
国家一级导演、监制、中国电视剧导演委员会常务理事毛卫宁
要回归传统,也要拥抱未来

网络视频和AI的快速发展,一定会很快并超乎想象地改变我们的制作形态。包括现在火热的AIGC在未来的创作中会打开更大的想象空间。

华策影视集团创始人、董事长赵依芳

内容创作的价值在于传播


对于创作者来说,没有一部(作品)不重要,部部都是唯一的。我们在做的,就是“做好唯一”。这就需要心到、眼到、手到、脚到。


内容创作的价值在于传播,全网化的时代,“影视IP+各领域/各行业”都有巨大的辐射价值。同时,电视剧可以为中国文化出海做出更大贡献。华策一直注重推动“华流出海”,包括渠道建设、内容制作和品质的升级、符合国际传播的综合配套支撑等都是未来发力的重点。

演员胡歌

如果有膨胀念头,就先“毁灭自己”


创作没有捷径,作为演员,生活才是最好的创作土壤。做人不是只做一个好人,而是做一个真实的人,做一个真正的人。演员只有扎根生活,才能真正演好角色。


作为一名演员,获得一些成绩后膨胀或者自负、自满,这都可以理解,包括我自己也是。但当我意识到自己有不好的苗头的时候,我不等上帝来毁灭(扑灭),我在当下就先把自己给毁灭(扑灭)了。对于年轻人来说,身边的人也特别重要,希望经纪公司和经纪团队能够给年轻艺人好的引领。


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戴清

“走出去”是多重发力的结果

未来国产剧集创作一定是向着高质量发展的。关注主题性创作的同时,还要有多样性、丰富性、垂直类等多方面的开掘,满足不同的受众。

“文化出海”已经很久了,我们现在是渠道出海,未来可能还有评价体系出海,在平台出海、顶层设计、抱团出海之外,整体国际传播能力的提升,对中华民族的国家文化形象会大有裨益。中国文化作品出海大有可为,“走出去”是多重发力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