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剧目新闻

封面故事 |《我们的河山》:选择难而正确的路

发布日期:

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Warning

Message: date(): It is not safe to rely on the system's timezone settings. You are *required* to use the date.timezone setting or the date_default_timezone_set() function. In case you used any of those methods and you are still getting this warning, you most likely misspelled the timezone identifier. We selected the timezone 'UTC' for now, but please set date.timezone to select your timezone.

Filename: news/info.php

Line Number: 60

2024-09-04

浏览量:1414

9月3日抗战胜利纪念日,献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的抗战题材剧《我们的河山》正式开机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主管杂志《中国广播影视》深入采访了导演毛卫宁、编剧刘戈建、制片人王珏等主创团队,作4000字长文深度报道,刊登为9月封面故事。


金秋9月,《我们的河山》在山东沂蒙红色影视基地开机。该剧由华策克顿集团出品,刘戈建担任编剧,毛卫宁执导,王雷主演——这是继2021年抗美援朝代表作品《功勋》之《能文能武李延年》之后,三位主创再次聚首。制片人王珏表示,这次原班主创团队再聚首,就是想要齐力打造抗战剧的新经典剧集。“剧组拥有‘战术拆解大师’刘戈建、‘战争拍摄大师’毛卫宁、‘先锋战斗员塑造者’王雷,军迷、历史爱好者都在期待他们新的创作,我们也充满了打造新经典的信心。”


202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荧屏将迎来抗战剧的集中爆发。除了抗战剧传统稳定的男性观众群外,《我们的河山》也将核心受众瞄准对历史军事有一定爱好的青年收视人群,“因为年青观众对真实质感、正能量、情感动人、热血激昂的正剧是抱有期待的”。王珏透露,《我们的河山》故事虽然宏大,但却是从小人物、小山村来切入,情感细腻接地气,角色群像饱满生动,将以真实质感来还原那个年代的历史画卷。该剧除了有惊险刺激的敌我斗争、身临其境的战争场面,还对历史史实、军事战术的各类细节都有考究的还原和呈现。


天时地利人和


项目的成功上马,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王珏与毛卫宁、刘戈建结缘于2022年华策集团出品的二十大献礼剧《我们这十年》,彼此建立了非常好的合作关系。该剧的强军单元《砺剑》获得中央军委的高度认可。王珏透露,紧接着《砺剑》,华策在重要节点重大项目的创作规划过程中,获得中央军委政工部的方向指导意见和广电总局电视剧司的具体选题建议。“我们准备在建军百年的重要时间节点捧出华策的献礼之作,其中一部就是为纪念202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而创作的《我们的河山》。”

作为原创项目,《我们的河山》旨在深度结合山东抗战史,充分反映“派兵去山东”的战略决策和“兵民是胜利之本”的指导思想,展现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和中华民族不屈不挠、英勇抗敌的伟大精神。

而选择山东,首先因为山东在抗战中极具独特性和代表性,是抗战的“典型学霸”,创作素材极其丰富。同时,山东省委宣传部和山东广电局正在积极筹划以“派兵去山东”为主题的电视剧,这与广电总局电视剧司重点规划的“兵民是胜利之本”选题高度契合。于是在去年5月广电总局组织多家影视创作机构赴山东的调研采风过程中,华策和山东主动牵手,成就了这一重大选题的合作。

“编剧刘戈建接到选题后极有创作感觉,毛卫宁导演看完17万字大纲就被点燃了创作激情,决定亲自出山拍摄。”为保障高质量的剧集创作品质,去年6月,70岁的刘戈建赴山东沂蒙地区,顶着高温深入采风调研,并耗时10个月完成初稿。毛卫宁组织了核心主创和王雷等主演,与编剧开展剧本讨论会,之后刘戈建持续优化精修剧本,直至开机。“摄制组的核心主创,都是至少提前半年以上深度熟悉剧本内容。”王珏说。


人物众多,线索交错,事件纷繁


剧本是项目之基础,在编剧刘戈建心目中,《我们的河山》是一部有历史厚度和史诗感的故事,是浓缩在一个县域的,共产党动员、组织、领导全县民众最终战胜日寇的敌后抗战史。他表示,自己创作该剧本时,在五个方面做了极大的努力和投入。


一是真实性,剧本中的主要情节和人物都有历史事实作支撑。同时,为了更好更集中地反映沂蒙地区、山东乃至全国的共产党领导下的敌后抗战,剧本虚构了一个名叫崮城的县域,将抗战中的典型事例,尤其是沂蒙地区军民抗战的英雄事迹尽可能地选取其精华浓缩其中。


二是全面性。在国民党军队和政府望风而逃的敌后,基层共产党组织在几乎一无所有的情况下,要面对全方位的、复杂多重的敌人和困难。“既要坚决打击日本侵略者和汉奸势力,又要争取动摇的中间势力,团结各方的抗战力量形成广泛的抗战统一战线 ;既要依靠发动群众,又要教育引导群众,与阻碍抗战的旧势力、落后意识作斗争 ;既要调动集中起一切人力物力资源支援抗战和我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又要改善人民生活,维护人民的切身利益 ;既要巩固发展根据地,又要经略游击区渗透敌占区,面对各种复杂的局面 ;既要与日本侵略者做直接面对面地战斗,又要与敌特进行隐蔽的复杂暗战;既有八路军为民牺牲拯救群众的事迹,也有百姓为八路军献出一切的情节,反映出用鲜血和生命建立的牢不可破的军民关系。上述这些,都在本剧中做了尽可能的表达。”刘戈建说。


三是故事曲折悬疑。这不仅来自艺术加工,也来自抗战历史本身的反复曲折,以及大量事件的未知和难以预测。反映这些曲折和悬疑,也同样反映了“正义必胜,人民必胜”这一历史不可阻挡的前进方向。


四是知识性和新鲜感。在大量史料调研基础上,剧本深入挖掘很多鲜为人知的故事细节,力求带来抗战剧的新鲜感。比如日本特务在战前的长期卧底,土匪对百姓的危害以及国民党军与土匪的勾结纵容,抗战中的减租减息所起的重大作用,妇救会的妇女解放活动,女青年的识字班,抗战时期老百姓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农村的阶级状况,等等。还有对日军入侵初期的装备、战术、训练水平的细致描述,让观众知道以我们的土枪土炮大刀红枪,缺乏组织训练的武装民众在敌后打败日寇的艰难。


其五,悲壮惨烈。剧本选取渊子崖(村)保卫战、血粮事件、白马上十勇士事件等许多悲壮惨烈的真实事例进行艺术性创作,集中反映了在敌后军民共同抗战,前赴后继不畏牺牲的英雄事迹。


《我们的河山》人物众多,线索交错,事件纷繁。刘戈建力求做到每个人特性迥异,有自己的辨识度 ;线索复杂交错,但结构清晰 ;事件纷繁目不暇接,却繁而不乱、纷而不散,通过主角的视角贯穿起来。因为人物众多,女性角色的代表人物、反面主要人物也多,刘戈建因此更加注意找到一些符合人物性格特征的典型事件进行突出描写,以使这些人物迅速在观众心目中“立起来”。因为故事设定在山东沂蒙地区,刘戈建创作时也尽可能代入当地特色,描写当地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及抗战时的遭遇。同时,为了提高故事动力和吸引力,他尽量在复杂线索之上运用强情节手法,持续调动观众期待。


第一真实!第二真实!第三真实!


从剧本大纲开始到完成剧本,刘戈建前后用时一年零两个月。第一次创作如此复杂,时间跨度长、线索多、人物多,历史真实性要求极高的剧本,刘戈建坦言这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过程。每个细节都需要核实便是一大挑战。比如:当时鲁南地区老百姓抽什么烟?那个年代县城有没有通电,什么样的地方有条件用电?共产党一些政策的颁布执行日期?本剧故事涉及哪些重大历史事件?……既要一一核实,保持细节上的高度严谨,还要考虑如何在严肃历史背景下制造悬念和冲突,做到既合理真实又好看耐看。

面对创作中的各种挑战,刘戈建满怀激情——在大量的采风和史料研究过程中,他发现已经被“写俗了”的抗战故事还有非常多未开发的内容,其丰富程度远超编剧的想象力。“从各类角度去展现抗战的故事很多,但对共产党敌后基层抗战的正面全方位描写却鲜有人问津,而这正是我想挑战的,也觉得是应该挑战的。”

总的来说,刘戈建将这次的创作挑战总结为两个方面 :挑战之一,是能否做到把如此复杂纷繁的情节融入一个观众可以接受、爱看的故事当中 ;挑战之二,是面对各方面对这个题材能否为市场所接受的质疑。“目前我倾尽全力完成了剧本,至于是否挑战成功,还要看所有主创的共同努力和最终的观众评判。”

眼下,创作的接力棒已然交到毛卫宁手上。2023年秋天,毛卫宁第一次看到17万字的剧本大纲时,立刻想起了当年南京中央大学校长罗家伦发表的《告绥远将士书》中的一段话——经我们血染的山河,一定永久为我们所有。民族的生存和荣誉,只有靠自己民族的头颅和鲜血才可保持。“那一刻就确定了我想要拍这部为抗战胜利80周年所作的大戏。”毛卫宁说。

对导演而言,每部作品都有它的课题,毛卫宁坦率表示《我们的山河》的创作难点毫无疑问是要为抗战剧正名,而要拍出一部让观众认可、符合历史的抗战剧,其所有的方面都需要做到三点——第一真实!第二真实!第三真实!而在演员和角色塑造上,毛卫宁有一个总要求,希望能做到此前作品《功勋》之《能文能武李延年》那样,让观众记住每一个人物,而不是认出了他们曾经演过谁。


“头部中的头部”


华策集团在重要时间节点捧出的重大主题创作,一直坚持内容为王,坚持打造“头部中的头部”作品战略,《我们的河山》也不例外。“从选题策划初期我们就选择了难而正确的路,从中国共产党正面视角来讲述这段伟大的民族抗战历史,这个视角目前是比较稀缺的。我们很希望更多年轻人甚至学生孩子们能真正了解90年前的真实历史,了解中华民族的伟大抗争精神。所以,我们将力争创作一部历史真实、诠释新战争影像美学的史诗杰作。”王珏说。

作为影视行业领军企业,华策一贯将主管部门提倡、引导的重点题材作为内容主业的重中之重来策划制作。除了《我们的河山》,华策还有多部重大题材项目正在筹备当中。其中,中宣部 2024 年度文化产业发展专项支持项目、广电总局重大历史题材电视剧《太平年》即将开拍,该剧由杨磊执导,陆贝珂担任联合导演,董哲担任编剧。故事讲述五代中期至北宋初期的四十多年间,面对烽烟四起、江河离乱的天下,东南吴越国主钱弘俶和北宋皇帝赵匡胤心系百姓、向往太平,最终在两人的主导之下,吴越国于太平兴国三年完成了“纳土归宋”的历史创举。此外,广电总局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重点指导项目、改编自茅盾文学奖同名作品的近代革命题材电视剧《战争和人》,以及广电总局“十四五”电视剧选题规划重点项目、首次聚焦“快递小哥”这一都市新兴奋斗人群的当代都市题材电视剧《快递小哥》华策也正在筹备之中。


来源:《中国广播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