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新闻
发布日期:
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Warning
Message: date(): It is not safe to rely on the system's timezone settings. You are *required* to use the date.timezone setting or the date_default_timezone_set() function. In case you used any of those methods and you are still getting this warning, you most likely misspelled the timezone identifier. We selected the timezone 'UTC' for now, but please set date.timezone to select your timezone.
Filename: news/info.php
Line Number: 60
9月19日上午,2024北京文化论坛在京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李书磊出席并致辞。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尹力出席并致辞。
中宣部副部长胡和平,中宣部副部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台长兼总编辑慎海雄,中宣部副部长、国家广电总局局长曹淑敏,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副校长(副院长)谢春涛,人民日报社社长庹震,新华社社长傅华,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高翔,中国文联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李屹,中国作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张宏森,北京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秀领,北京市政协主席魏小东,北京市委副书记刘伟出席。
下午,论坛举行“剧集创新路径和国际传播沙龙”,北京广播电视局局长王杰群出席并致辞。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电视剧司副司长朱正文,北京广播电视局二级巡视员卢辉等出席。 沙龙由北京大学融媒体中心音视频办主任、北京大学电视研究中心副主任吕帆主持,华策集团总裁傅斌星受邀出席并就“国产剧集的国际传播态势”进行对话。
01“华流出海”经验分享 吕帆:华策集团比较早提出“华流出海”,想问一下您在这么长的经验和实践中有没有遇见哪些问题,有哪些宝贵的经验可以跟大家分享? 傅斌星:华策从第一次参加国际影展做海外推广至今,有近30年的历史。近几年我们深刻感受到,要去克服文化上的差异,可能要比之前做得更加细致,以符合当地的审美和方式,去对每一个区域、每一个国家,进行定制化的营销方案甚至是剪辑版本。 最近关于语言翻译和配音的体会比较深。我们旗下有一部跟国际合作的动画片,找了非常顶级和专业的团队做字幕翻译和配音,但等到真正呈现的时候,总觉得它原本的韵味没有传达到。我们发现配音实际上是对一部作品的二度创作,对作品韵味的传递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两天大家都在悼念石班瑜老师,其实大家也都能感受到,石班瑜老师对于周星驰老师银幕形象的加分作用和深入观众人心的作用。所以影视创作是视听系统的整体表达,能够受到国际观众认可的配音,其实是作品传播非常非常大的加分项。 还有我们的二十大献礼片《万里归途》,找了非常专业的阿语专家做翻译,但等到我们真正去海外院线发行的时候,跟驻当地的中国大使交流发现,语言的表达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后来我们吸取经验,会合作当地企业和各界人士,以他们的生活经验、他们对中国文化特色和当地本土文化的了解,帮助我们一起来做相关内容的推广。 另外,这几年海外除了播出优秀的华语剧集,也会尝试着来翻拍由我们中国小说改编的,或者由我们中国原创剧本进行本土化改编的一些剧目。比如像华策的《致我们单纯的小美好》《下一站是幸福》《以家人之名》等被韩国、泰国、越南等多个国家翻拍,其中《以家人之名》是国产剧首次被土耳其翻拍,最近跟蒙古国也达成了合作。 组建有效的市场化的商业模式是非常重要的。从推广成片到推广我们的中国创意,我们会非常注重到底能够为国际合作方创造多少价值,或者播出效果是否好,进行全生命周期的跟踪。我们真正要把中国文化传播出去落地,就需要让我们的创意能够为国际合作方创造更大的商业价值。所以我们从一开始简单的商业买卖,到现在会把我们创作、拍摄、宣传上曾经踩过的坑,也分享给我们的合作方,建立起“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全球媒体人“抱团取暖”的合作效果。 总结华策的出海经验,就是“国际化内容+本土化推广+精细化运营”,这些年我们一直在以上三个方面努力,把文化传播做深做精。 02“华流出海”变化趋势 吕帆:咱们聊聊变化趋势,您看到这几年变化在哪里? 傅斌星:十年前大体还是我们的古装剧比较受欢迎,尤其在东南亚地区。2017年华策出品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入选法国戛纳电视节“全球最受欢迎电视剧剧目”,是华语剧第一次获此荣誉。仙侠、玄幻这一类题材背后的东方传统美学和视觉呈现的效果,确确实实受到很多来自各个区域的观众的喜爱,包括爱奇艺的《苍兰诀》都是播得非常火的。 这几年我们也会发现有一个变化,就是我们偏现实主义的现代剧,比如情感剧、都市话题剧,也受到各个国家的欢迎。近期像我们出品的电影《出走的决心》,其实本身属于小成本电影,因为它探讨的关于对自由的向往和女性议题,也会让我们非常惊喜地收到韩国、日本以及东南亚等院线发行合作商的主动接洽。 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我们的主旋律电影和剧集也在受到欢迎。像《外交风云》在俄罗斯及俄罗斯周边国家和地区反响非常突出,可能是两个国家对那个时代具有共同的记忆,使得这样一个特殊的题材类型也受到两边观众的关注。《我们这十年》其中有几个单元,也得到了非洲YouTube频道观众的关注和喜爱。 所以其实我们也越来越有信心,现在出海题材类型会越来越多样化,我们更需要的是去寻找到各个角落的潜力观众,以他们所接受的方式把我们的各类剧集能够真正地营销到位、匹配到位、二度剪辑创作到位,去传达给我们的目标受众,起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03“华流出海”的未来 吕帆:我们讨论一下未来的问题,您认为中国剧集在走出去过程中难点在哪,堵点在哪?有没有好的经验和对策? 傅斌星:我觉得说到最大的难点,还是要本着长期主义的精神去做投入和推广。“华流出海”一定不是单靠一部剧,一家公司,或者一个平台,它需要齐心协力、抱团取暖,需要涌现出一系列的影视作品把华流的热度带起来。同时我觉得线下活动非常重要,因为一部剧带火的就是演员明星,演员明星是否能够配合我们海外推广,能够到当地去和粉丝进行互动,能够再度引起第二波热度,这个非常重要。这些前期需要投入,而且需要大量的投入,但这个事情非常有意义、有价值,如果大家都能齐心协力去重视它,去培养这块市场,那我坚信我们超越韩流是指日可待的,我们也要有毅力和决心去坚持,去孵化和培养这块市场。 北京文化论坛创办于2022年,致力打造展示中华文化精华、博览世界文化精粹的重要窗口,引领先进文化潮流、聚合文化创新力量的国际品牌,搭建起促进文化交流、深化文明互鉴的一流平台。习近平主席去年向论坛发来贺信,鲜明宣示了中华民族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文化胸怀,表达了中国同各国携手加强文化交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真诚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