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公司新闻

“飞天-星光”座谈会召开 浙江省文广旅厅厅长陈广胜作代表发言

发布日期:

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Warning

Message: date(): It is not safe to rely on the system's timezone settings. You are *required* to use the date.timezone setting or the date_default_timezone_set() function. In case you used any of those methods and you are still getting this warning, you most likely misspelled the timezone identifier. We selected the timezone 'UTC' for now, but please set date.timezone to select your timezone.

Filename: news/info.php

Line Number: 60

2024-09-23

浏览量:996

9月22日,“飞天-星光”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文艺创作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在厦门召开,中宣部副部长、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局长曹淑敏出席会话并讲话,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朱咏雷主持。


曹淑敏指出,第34届电视剧“飞天奖”、第28届电视文艺“星光奖”表彰了一批兼具精神能量、文化内涵、艺术价值的优秀电视剧和文艺节目,希望“飞天奖”“星光奖”进一步树牢作为政府奖的价值坐标和品质标杆,发挥更大引领作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坚持与时代同行,聚焦主题主线,坚定文化自信,把握坐标定位,唱响昂扬奋进的时代主旋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定扎根人民、扎根生活的创作态度,聚焦人民关切、反映人民心声,以精湛的艺术水准讲好人民故事,坚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信心。坚持创新创造,不断推陈出新,强化科技赋能,加强融合传播。坚持出成果和出人才相结合,推动文艺工作者崇德尚艺、明德修身,强化文化责任和社会担当。坚持抓作品和抓环境相贯通,体系化推进创作生态建设,为繁荣创作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


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陈广胜作为“飞天奖”创作省级行业主管部门唯一代表作交流发言。以下为发言整理稿。


近年来,浙江在国家广电总局的关心和指导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紧扣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作品和环境两手抓,奋力营造最优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创作生态。2020年以来的近3届电视剧“飞天奖”“星光奖”,浙江共有11部作品上榜,数量居各省区首位。


强化内容为王  精心打磨攀峰之作


针对有“高原”、缺“高峰”突出问题,狠抓内容创作,力求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


一是主攻选题。坚持抓重大选题和多样化选题相结合,统筹策划《外交风云》《我们这十年》等一批重大题材,深谋《狂飙》《县委大院》等叫好叫座现实专题,还挖掘《快递小哥》等积极、温暖的小切口选题,努力以浙江之窗讲中国故事、呈时代精彩。


二是深耕剧本。狠抓“一剧之本”,建立剧本交流推介机制。推动名编名导联手,历时4年多打磨以“纳土归宋”为题材的历史剧《太平年》剧本,潜心以“好本”成就“好剧”。


三是强化推优。构建精品创作矩阵,滚动遴选创优攀峰剧目(节目)予以重点扶持,确保浙产作品整体质量迈上新台阶。入围本届“飞天奖”的48件作品中,浙产电视剧有7部,其中获奖4部,数量居各省(区、市)首位,创历史最佳成绩。今年已有8部浙产电视剧在央视首播,其中《海天雄鹰》《梦想城》接连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播出。


强化项目思维 全力完善闭环服务


坚持重点创作重点抓、全程盯,实行事前-事中-事后紧密衔接的项目化管理,并以审美眼光和人文精神优化服务链。


一是加强顶层谋划。实施浙产好剧“四个一百”工程,坚持规划引导与市场行为相结合,系统策划100个重要题材、创建100个外景拍摄地、培育100家重点创作生产机构、创制100部优秀文艺作品,并对纳入工程名录的培育对象开展全周期管理。


二是加强跟进服务。组建工作专班,对重点创作制订项目推进的时间表、任务书,明确责任人“一对一”服务保障。有针对性采取专家研讨、现场探班、先期预审、宣传推介等方式,实现从立项、拍摄、审片到播出全方位服务,让制作企业办事省心、做事安心。建立专业技术过硬、年龄结构合理的专家库,提供精准、有效的评审咨询意见,着力提升内容审核效率。


三是加强动态管理。注重分级分类指导,修订实施《广播电视节目奖评审办法》,每年充实和更新重点创作题材项目库,建立策划一批、生产一批、储备一批的梯次推进机制,确保形成持续产出能力。


强化产业根基 积极推进强链补链


因地制宜拓展大视听产业链、价值链,为广电视听文艺创作营造良好产业环境。


一是注重政策先导。省政府率先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大视听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实施重大项目牵引、视听技术赋能、视听业态提升、产业环境优化四大行动,构建起策划、拍摄、制作、发行、交易等全链条的大视听全产业链格局。


二是狠抓平台建设。着眼“一廊三极多点”空间布局,持续提升横店影视城、之江视听创新创业基地等重点平台能级。全省23个广电视听类产业基地(园区)面积、入驻机构、从业人员、上交税金、实现利润等总量指标居全国领先水平。


三是做强市场主体。我省现有广播影视制作机构近4000家,华数传媒、华策影视、宋城演艺等入选2024全国文化企业30强,还涌现杭州无忧传媒、游科互动等一批头部创新型企业。政府加强环境建设,实施视听企业梯度培育计划,充分调动市场主体积极性创造性。


强化机制创新 不断激发活力源泉


以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促发展,持续优化广电视听创作生态。


一是创新融合发展机制。推动文化广电旅游深度融合,在大视听文艺创作中充分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制播《龙年越剧春节晚会》《万里走单骑—遗产里的中国》等拳头作品。浙江有16部作品入选“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数量占全国五分之一强。加强融合传播,做强“Z视介”平台和美丽浙江、名嘴IP号等传播矩阵,通过多渠道协同放大传播,让好内容如虎添翼。


二是强化科技赋能机制。出台省广播电视实验室管理办法,与高校共建AI虚拟制片、智能交互与沉浸式呈现等技术创新实验室,联合之江实验室建设短视频AI生产实验车间,为文艺创作提供新质生产力支撑。打造“数智视听”应用,为视听作品策划、备案、审核、宣发提供“一站式”服务。

三是完善要素保障机制。加强文化艺术发展基金等经费资助,深化政银保担企联动合作,引导金融保险机构探索“影视贷”“影视保”等服务产品。加强广电视听人才队伍建设,落实高层次人才配套激励措施,为艺术创作夯实智力支持。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本次座谈会部署要求,坚持出成果和出人才相结合、抓作品和抓环境相贯通,加强以文化人和以文惠民相统一、以艺载道和以艺润心相联动,体系化推进创作生态建设,努力实现新时代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文艺创作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