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公司新闻

仲呈祥:《初心便是培根铸魂 放歌尤须守正创新》

发布日期:

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Warning

Message: date(): It is not safe to rely on the system's timezone settings. You are *required* to use the date.timezone setting or the date_default_timezone_set() function. In case you used any of those methods and you are still getting this warning, you most likely misspelled the timezone identifier. We selected the timezone 'UTC' for now, but please set date.timezone to select your timezone.

Filename: news/info.php

Line Number: 60

2019-12-27

浏览量:1373

微信截图_20200117170052.png


12月19日,2019中国电视艺术创新峰会暨第七届中国电视产业推介会于杭州开幕,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中国电视艺术交流协会名誉会长仲呈祥出席并发表《初心便是培根铸魂 放歌尤须守正创新》的主旨演讲。


围绕今年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政协会上指出的“培根铸魂”四字宗旨,仲呈祥认为,所有电视人应当坚守初心,初心就是为人民,真正为人民就是要让文艺着眼于培根铸魂。培根,是培中华民族精神之根;铸魂,则是铸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之魂。


围绕峰会“不忘初心,放歌时代”的主题,仲呈祥还指出,要放歌时代,就必须守正创新,只有守正才能创新。他认为,有三点“正”需要守,一要守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正;二要守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的革命文化、红色文化之正;三要守改革开放以来,以开放的眼光在改革的实践当中创造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正。


仲呈祥还强调,不只是电视剧,还有电视艺术,都需要创新。电视人必须有世界眼光,要做到以守正为本,虚心、开放地学习其他国家、其他民族先进艺术经验,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交融整合成一种新的既具民族特色,又具时代精神的先进艺术。


//////


附:讲话节选


《初心便是培根铸魂 放歌尤须守正创新》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中国电视艺术交流协会名誉会长 仲呈祥


尊敬的各位同行朋友:


今天这个会开得很好,峰会的主题“不忘初心 放歌时代”很好!不忘初心,这是我们全党全国人民最近都在进行的主题教育;要放歌时代。我认为“初心便是培根铸魂,放歌尤须守正创新”,下面把我的体会“从实招来”。


初心是什么?说得朴实些,就是为人民。什么才是真正为人民?文艺要着眼于培根铸魂才叫为人民。“培根铸魂”四个字是今年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政协会上说的。书记提出的培根,是培中华民族精神之根;铸魂,是铸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之魂。我们做着人的精神工作,是人类的灵魂工程师。中国戏曲界第一座戏曲学府,或者说戏曲专业团体,是一百多年前于陕西成立的秦腔剧院——易俗社。那时,中国艺术戏曲的宗旨就是移风易俗,用审美方式把握世界,培根铸魂。移风易俗就是培根铸魂,一个民族如果不培根铸魂,艺术的初心就丢失了。


可以自豪地说,在这困难的一年、奋斗的一年,我们创作出了一批培根铸魂、重视精神维度的好作品。尽管这些好作品,精神维度仍有升腾空间,但我们对得起时代、对得起人民,我们应该增强对自己这支队伍的自信。


我以为,必须守正创新,只有守正才能创新有以下三点。


第一,要守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正。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的王一川教授,在和电视剧《在远方》的作者探讨的时候,提到了浙东文化,那正是要守优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正。相对年轻的编剧,在文化素养、涵养、准备方面,显然有升腾的空间。因此,这是很重要的一条。


第二,要守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的革命文化、红色文化之正。现在有些完全否定党领导人民创造的革命历史的作品,那是绝不容许的,那是一种最典型的历史虚无主义,而且是虚无革命历史主义。


第三,要守改革开放以来,以开放眼光在改革实践当中创造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正。只有守住它,具有了中国风格、中国特色、中国期盼、中国精神,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电视剧。


我从80年代从事电视剧工作以来,把一生中最黄金的时间,都与电视剧血肉相连了。我深刻体会到,中国电视剧是靠我们牢记中国电视剧的优秀历史传统、文化积淀,正视中国特殊国情而淌出的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电视剧发展道路,我们要坚守这条道路。


仔细回想,中国的电视剧如果没有80年代以来先后形成的境外电视剧、海派电视剧、浙派电视剧,包括浙江程蔚东当时的《中国商人》、《中国生活》、《中国空姐》一系列作品;没有江苏的苏派电视剧——专门为古今中外文化名人立传;没有四川的巴蜀电视剧,《淘经济》等作品;没有刮起东北风,《努尔哈赤》、《雪野》一类电视剧;各个地方高扬文化优势,具有地方特色的、地方气派的电视剧汇聚到一起,就没有中国电视剧的百花齐放。为什么现在会出现一种很不愿见到的雷同化、同质化电视剧创作,就是丢掉了这种传统。看到一部言情剧火了大家拍言情剧,一部谍战剧火了就拍谍战剧。


今天不只是讲电视剧,还有电视艺术,大家也在创新。近期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段播出的《故事里的中国》,就是讲述经典文艺作品中的故事、艺术中的历史。另外,前几天《光明日报》还开设新专栏——新中国文学记忆,写新中国文学史上优秀的经典作品。我认为,这是明智之举,新中国的文学记忆里,缺少一个重要内容——评论家,而文艺评论也是一个翅膀。


如果我们可以把新中国电视剧,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电视剧历史、电视文艺发展历史梳理一番,就会真正学习领悟践行好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讲好自己独特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走一条有自己特色的发展道路。


我们一定要有世界眼光,关起门来只看自己,没有比较,就不能够真正屹立于高峰。但以我为主,化他人成就为己所用,是我们的本事。


所以说还是费孝通老先生的话讲得精确,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首先要以各其美为本,然后美人之美,虚心、开放地学习其他国家、其他民族先进的艺术经验,为我所用最终实现美美与共,把这两种美以我为本,化为己所用,交融整合成一种新的既具民族特色,又具时代精神的先进艺术


可以自豪地说,中国电视剧艺术创作,就其精神高度、文化内涵、艺术价值来说,已走在人类电视剧艺术创作前列,下此判断是有依据的,我们完全可以自信自豪。但是离我们习总书记号召的创造高峰作品、登上高峰,尚有距离。


因此,我们的任务就是通过这样的会议,凝魂聚气,首先培自己的根,铸自己的魂,坚持守正创新,前景就无限光明。


总而言之一句话,宗旨培根铸魂,道路守正创新,前途无限光明。


我衷心期望一代胜似一代,电视剧越来越繁荣。可以说,中华民族、中国当代人民,已然离不开电视剧,这就证明了我们存在的地位和价值。让我们团结起来,共创辉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