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新闻
发布日期:
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Warning
Message: date(): It is not safe to rely on the system's timezone settings. You are *required* to use the date.timezone setting or the date_default_timezone_set() function. In case you used any of those methods and you are still getting this warning, you most likely misspelled the timezone identifier. We selected the timezone 'UTC' for now, but please set date.timezone to select your timezone.
Filename: news/info.php
Line Number: 60
5月18日,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微短剧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在北京成立。专委会在成立大会后举办了“融通合作、守正创新,推动微短剧行业健康繁荣发展”主题研讨,专委会副会长、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教授、国际影视发展研究院院长范志忠作《数智时代网络微短剧的创作现状与发展对策》主题发言。
在影视行业拓展新质生产力之际,网络微短剧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第11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上发布的《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4)》显示,2023年重点网络微短剧上线量翻倍。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在用户数量和使用时间等两项重要指标上,短视频用户业已全面超越了长视频用户。根据艾媒咨询发布的报告,微短剧市场2023年突破了373.9亿,2027年预期有望接近1006.8亿元。
我们认为网络微短剧之所以能够“破圈”,很重要的是由于技术的推动。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影视技术的每一次革命性的进步,都有力地推动了影视艺术的质的飞跃。网络微短剧的火爆,也是得益于5G互联网技术的革新,在技术上实现了流媒体从PC端向移动端的大规模迁徙,从而为网络微短剧的爆发式生长,提供了广阔的生长空间与机遇。
根据国家广电总局的定义,网络微短剧“单集时长从几十秒到15分钟左右”。在市场上流行的,则是在抖音、B站、腾讯、快手、小红书、好看视频等社交平台或小程序上播放的竖屏短剧,有人因此简称为“小程序短剧”。小程序短剧台词密、节奏快、反转多,每集剧情要有一到两个反转,大量运用近景和特写镜头,瞬间抓住观众的眼球,以满足观众碎片化时间的审美体验。
小程序微短剧改变了传统长视频的横屏范式,转而采用竖屏的制作方式。据调研,用移动终端观看视频的手机用户当中有94%的人是使用竖式的方式来观看视频的,因此,竖屏固然不如横屏那样具有丰富的视觉元素,但却能够无缝衔接观众手机的日常使用模式。在这样的意义上,竖屏短剧的声势和影响力,日益压倒横屏短剧,横店甚至因此被人戏称为“竖店”。
微短剧之所以吸引人,走向野蛮生长,更多的是在于“一夜暴富”的神话,像《无双》播映8天充值破亿,《我在80年代当后妈》单日充值高达2000万。“一周拍完、一月上线”这样低成本、短周期、高周转的“投资数十万、充值能过亿”的财富神话,使得微短剧成为影视行业新的博弈赛道。
微短剧的营销模式也有新特点,长视频更多的是制作公司把剧集卖给平台、平台再卖给广告商跟观众的“To B”商业模式,微短剧采用的则是“To C”的营销模式,所以成败的关键就在于能否吸引观众为之付费。在这样的意义上,微短剧的盈利模式往往不具备长视频被平台买断或者分账的条件,而主要靠用户的充值,所以很多小程序通过平台投流,通过点击转到相应的小程序,前几集免费,而后每集收费1-3元。
绝大多数的微短剧盈利模式单一,缺乏固定的传播平台,竞争极其惨烈,虽然说“一夜暴富”的神话广为流传,但是1000万的收益有人认为投流的费用达到了900万,成为平台的利润,制作方只有10%的毛利,如果投流失败就更容易导致亏损。
在这样的模式下,微短剧更多地依靠网文写手,而网文在90年代崛起主要依靠强情节,追求爽感跟网感,而且开发出了一种付费阅读的模式。有人认为,网络微短剧是视频化的网文小说,网络微短剧就是借鉴了网文小说网感的一种底层逻辑,虽然每集只有几分钟,但是每部长达几十集,甚至上百集,强化观众沉浸式的体验,在题材上也出现了“男频”和“女频”的分类,来满足观众的罗曼蒂克和底层逆袭的潜意识,沉浸于虚无的想象性满足和虚拟的快感,有人认为是“电子榨菜”。
在这样的意义上,网络微短剧如何规范发展、走精品之路,包括今天视协的专委会在这里迈出了很重要的一步。把网络微短剧的大流量转化为正能量,国家广电总局积极倡导微短剧叙事上要“微言大义”,管理上要“防微杜渐”,把网络微短剧的APP和小程序纳入到日常机构管理。为了推动网络微短剧赋能地方发展,近年来着重推出了“跟着微短剧去旅行”的创作计划,要求2024年创作出100部“跟着微短剧去旅行”的主题优秀微短剧,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微短剧+文旅”融合消费的模式,探索网络微短剧+文旅的发展路径。
此外,各播出平台竞相推出各种微短剧扶持计划。像芒果TV主打的大芒剧场与无糖文化合作的微短剧《风月变》,成功登陆湖南卫视,成为国内首部上星播出的微短剧。像快手短剧对“星芒短剧”进行升级等等。
随着ChatGPT、文生视频等大模型的先后问世,越来越多的制作公司和平台开始探索AI+微短剧融合的路径。像华策的“有风”大模型已经通过国家备案了,是A股影视公司第一家。AI做长视频可能有短板,但在微视频上它有明显的优势。浙大成立了电影实验室,前两天我们的合作伙伴也通过文生视频创作了很多微短剧。在这样的背景下,文生视频技术只要有足够多的提示词,就可以实现一键视频的生成,具有强大的成本优势和操作便利性,据说一个短剧的成本如果量大的话1000块就可以拿下,从而能够促进短剧制作的竞争,回归到微短剧核心高质量的剧本创作。比如2月26日开播的央视制作的国内首部文生视频AI动画片《千秋诗颂》,传达了中国古诗词的悠远意境和国风色彩。
在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新质生产力的助推下,特别是在视协微短剧专业委员会的指导下,我们相信网络微短剧的创作和制作将迎来新的迭代升级,从而真正走向多样化、精品化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