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新闻
发布日期:
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Warning
Message: date(): It is not safe to rely on the system's timezone settings. You are *required* to use the date.timezone setting or the date_default_timezone_set() function. In case you used any of those methods and you are still getting this warning, you most likely misspelled the timezone identifier. We selected the timezone 'UTC' for now, but please set date.timezone to select your timezone.
Filename: news/info.php
Line Number: 60
5月18日,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微短剧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在北京成立。专委会在成立大会后举办了“融通合作、守正创新,推动微短剧行业健康繁荣发展”主题研讨,专委会副会长、点众科技董事长陈瑞卿作《共建网络微短剧行业新生态》主题发言。
我跟大家分享一些自己的判断。微短剧市场规模预计今年500亿、2027年将达到1000亿。
去年年底之前,点众的To C业务只有收费模式,每个剧在不同平台、不同用户群当中的表现参差不齐。我们想要探索一个免费的模式,今年这个市场规模至少能做到80-100亿。去年我们只有用户收费模式,今年会有对用户免费的广告收入模式。
海外市场,比我想象的更乐观。原先我判断5-10年才能达到100亿美金规模,现在看来达到这个数字时间可能会缩短。去年内购付费市场大概1.7亿美金规模,广告1000-2000万美金,今年至少能达到15亿美金,差不多100亿人民币。
微短剧为各行各业赋能,AIGC、科学技术为微短剧赋能,将极大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这两个空间特别大。现在所说的微短剧,主流偏娱乐,竖屏剧《无双》和《我在80年代当后妈》都来源于小说,小说未来在整个IP源头只占20-30%,70%不会来自于这块内容。去年之前做微短剧比较多的是网文公司,去年有一家特别成功的公司是麦芽。在MCN这块,我判断今年会有像麦芽一样成功的传媒影视公司,会做出非常好的内容。
在总局的管理下,指明了微短剧的发展方向,帮助行业把下限守牢,包括审核和监管,推动大家只能选择去做精品。尤其是现在的市场规模也发生了变化,去年每天可推广的短剧大概有500部,现在能有5000部,可市场规模并没有增长10倍,单个剧的空间就下来了。微短剧要做得更好,只能做精品,做普通的剧,你也赚不回来。行业发展到这个阶段,市场本身就会淘汰很多不好的内容。
从这个角度来讲,之前不是我们微短剧这个赛道的,以前做精品做长视频的,去年因为政策的不确定性、内容的同质化等各种原因没有进来这个赛道的,今年在行业繁荣发展、规范管理、守住下限的情况下再进来,也会比较有把握或者更有信心。这些优质的制作机构的加入,当然会让市场发育得更好。尤其是目前,国家的监管和引导政策比较明确,多方面原因,会让大家更有信心。
在我看来,娱乐市场赛道今年规模增长30%是没有问题的。比如“微短剧+”尽管没有走出特别大的赛道,但我特别看好。有一块大家没有提到是“微短剧+品牌”,对它带来的可能,我感觉比“微短剧+文旅”还看好。微短剧跟品牌结合,微短剧跟教育结合,微短剧跟传统文化结合,把免费观看的模式走通后,会有很多新的玩法。比如传统文化加上教育很难有商业模式,但AI广告收入模式走通以后,也是To C的,这就把传统内容的短视频化,在商业上变得有可能性。再加上技术成本变得更低,潜在的用户群会变得很广。微短剧跟游戏结合,去年是昙花一现。成功了一个案例,卖了大概8000万人民币,其实成本大概400万人民币,推广只花了20万。
现在大家只看到普遍的微短剧行业,投流成本占到百分之八九十,这是目前的投流模式。但也许未来的哪一天,在传统影视公司的带领下,微短剧行业走出一种宣发模式,让从业者和内容创作者可以得到更大的回报,促动更多资金、更多人才涌进这个赛道,整个微短剧行业的人才厚度和密度发生变化,更多的资金投入进来,我相信,一定会有新的模式走出来。百花齐放,不管是商业模式的创新,还是微短剧跟各行各业的结合,加上本身用户规模的持续扩展,有更优质的内容进来,这些机遇,都会让微短剧市场空间的天花板变高。
以前一部小说能卖好几个亿,将来微短剧做到2-3倍的营收,是一定会有的,我非常坚信。点众在探索,尽管我们经历过很多失败,但是屡败屡战。除了娱乐内容方面,我们还稍微有一些发行和制作方面成功的经验,包括出海方面。但目前其他方面没有特别成功的样板,但我们相信离成功是越来越近。短到长、长到短,真正的从业者目前可能没有赚几个钱,但《执笔》累计分账超过2200万,投入成本几百万,这样的利润很高,含金量也很高,它的人才厚度和人才密度相信大家会看到。
最近二十年,我经历了两三个行业:比如通讯行业当时发展特别好,所以清华、北大是风向标,人才都往这边走;互联网行业和金融行业起来了,人才就往这边走。如果哪一天,最好的学校和孩子能进入到微短剧这个领域,这个行业就会越来越繁荣发展。做海外必须要懂英语,像哥伦比亚大学、斯坦福大学和纽约电影学院有很多人才,他们加入以后,确实给我们带来完全不一样的视角和高度。虽然人才成本很高,失败率很高,但会提高整个行业的天花板。
好像竖屏之前是低俗的代名词,其实不是,未来一定会有新的业态。微短剧将来,一定不仅仅是中国文化的补充,而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宏大叙事非常重要,微短剧最大的优势是传播特别好,如果有很好的故事和内容表达,再加上它的传播性,会传播得非常广,影响范围特别大。尽管微短剧行业目前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发展速度没有之前那么快,但盘子也大了,我是坚定地看好未来,技术进步、AR/VR和元宇宙,都可以很好地作为技术载体,去表达内容。
大家一起共同努力,这个行业一定会有更好的未来。希望在座的各位,将来都因为做微短剧而引以为豪,可以很骄傲地告诉孩子,我是做微短剧的。谢谢大家!